绝密★启用前 2012届同心圆梦专题七 政治 考试范围:文化与生活、文化承传与创新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京市第六届赏梅会暨第四届北京明城墙梅花文化节于2011年3月15日至4月15日北京东城区明城墙遗址公园举行。这里所说的文化是 ( ) ①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③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郭明义的事迹,弘扬传承雷锋精神 ②中共中央政治局于5月30日下午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 ③某校为迎接60周年校庆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母校风采”征文活动 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6月3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暂停生产和销售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和美中清素牌多种氨基酸片两种保健食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3.历时4天的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2011年5月16日落下帷幕。截止当日,本届文博会总成交额达1245.49亿元,比上届增加156.93亿元,同比增长14.42%。这表明 (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决定作用  ④我国应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2011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发布。“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国政府如此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是因为 ( )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④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2011年7月18日举办的西安世园会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将通过少年儿童群体的视角,推广展示现代、绿色、时尚、美丽理念,并向各国少年儿童展示西安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达向往生命和谐、提倡创意自然的精神理念,为西安少年儿童与国际小朋友提供交流平台。这体现了 (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C.青少年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D.文化环境影响自然环境 6.在排列并排的座次时,我国的传统作法是“以左为上”,即认为居左之位高于居右之位。而西方国家以及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为上”,即认为居右之位高于居左之位。从排列座次的不同可以看出 ( ) A.文化差异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优劣 B.文化氛围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C.文化环境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D.文化传承决定了人们的实践方式和思考方式 7.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于2011年6月在梅州举行。论坛着重体现时代特征、梅州特色和论坛特点,以“弘扬客家文化、共建幸福家园”为主题。保留在客家文化中的古代北方中原文化的许多元素,至今依然对客家人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这说明了文化 ( ) A.能够促进生活实践的发展 B.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是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 D.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8.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 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③耳濡目染 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9.《春天的思念》诗歌音乐会2011年4月5日在民族音乐厅上演。《背影》、《繁星·春水》、《春江花月夜》、《春思曲》、《再别康桥》等经典音乐与诗歌,让当晚到场观众不由得心潮澎湃。但诗歌音乐会带给每个人的影响并不相同,这是因为 ( ) A.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C.人是主动感悟文化的影响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形式各异的 10.2011年 4月23日是第十六个“世界读书日”, 今年读书日的主题是:阅读,让生活更美好。这表明读书 ( )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 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11.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激励着人们战胜困难,这体现了优秀文化可以 ( ) A.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提升文化竞争力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2.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主场城市活动于 6月11日在济宁举行。济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孔府、孔庙、孔林是世界文化遗产颜庙、孟府、孟庙、孟林、尼山孔庙、曾庙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我们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2011年新年来临,中国多个乐团在欧美音乐大厅奏响中国的声音,引起所到国家观众的共鸣,受到热烈欢迎。这表明 ( )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2011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办的“隔洋相看——非洲画家笔下的中国”展览并为展览开幕剪彩。此次展览是“2011中国文化聚焦”活动在非的正式启动项目。据此回答14~16题。 14.中非文化交流遵循的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两国在文化交流中应该做到 ( ) ①发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个性 ②消除不同民族的差异 ③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④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11中国文化聚焦”活动在非正式启动有利于 ( ) ①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性文化 ②增进非洲各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③繁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 ④增进中非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非洲人在古尔邦节(俗称宰牲节)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上坟缅怀先人,然后回到家里杀牛宰羊,煮肉做饭,施舍穷人,招待来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民族文化是多样性的 ②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③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2011年1月17日,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正在播出《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袁隆平、黄永玉、姚明等各界有影响的当代中国人一一亮相。之后要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从不同角度介绍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 ) A.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B.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 C.大众传媒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 D.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18.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主办的“2010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已经接近尾声。国家京剧院自2006年开始,先后奔赴四川、安徽、湖北、江苏、黑龙江等21个省市的高校进行演出114场,举办京剧知识讲座、交流座谈会等活动110余次,共有十五万余名高校师生观看了演出。开展此项活动 ( ) A.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认同感 B.说明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C.体现了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D.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实现共享和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2010年11月15日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以及麦西热甫被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回答19~20题。 中国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继承 ( ) ①传统习俗 ②传统建筑 ③传统文艺 ④一切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中国政府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 A.是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继承传统文化 B.会改变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不利于文化的多样性 C.是改造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促进社会的发展 D.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进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1.2010年7月31日,中国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天地之中”等历史建筑群 ( ) ①代表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成就 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 ③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建筑史上达到了顶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2010年10月29日上午,百家讲坛著名讲师、复旦大学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弟子钱文忠独家做客辽沈晚报,通过钱教授对《弟子规》和《三字经》的讲解,一些艰涩高深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 A.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23.2011年2月17日元宵佳节期间,宁夏西海固山区农民社火队齐聚县城开展大联演,联演中传统的高抬、马社火等绝技置于彩车之上,交响乐队演奏欢快,祝贺新年,现代舞蹈也融入其中,回族特色舞蹈也加入联演队伍之中,展现出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的新特点。社火联演的做法启示我们 ( )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4.2011年1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科技的重视。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的进步 ( ) ①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能促进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 ④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我国动漫产业,起步并不比西方国家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却远不及西方,特别是我们的近邻日本。究其原因,就是创新精神不够。用影视行业中的话说就是剧本创作的程式化,千篇一律,看了开头就能猜出结尾。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应提高文化竞争力 ②立足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 ③借鉴吸收国外各种文化,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④必须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发展动漫产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3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名人故里之争愈演愈烈,不仅是争出生地,连墓地也争。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博士马仪亮认为,这表面上是争名,归根结底还是在争利。短期而言或许对少数地方知名度提高和经济发展有所助益,一旦争到名人故里,将会提高地方知名度,并获得客观的旅游收益。正是这种巨大的经济空间,使得各地乐此不疲,一些地方政府也因此成为这些“文化战”背后的推手。 材料二 从尧王、曹雪芹、李白、墨子的故里之争,到赵云、大乔小乔故里之争,乃至观音、孙悟空,甚至西门庆,从历史名人、神话传说到虚构人物,但凡有些名气,哪怕是臭名昭著的所谓“名人”,都成了被争夺的对象。据日前出版的2011年旅游绿皮书中的不完全统计,有关名人故里的争论,去年短短半年内就达10则之多。 (1)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文化的传承角度简要评析“名人故里”之争。(9分) (2)你是否赞同争夺名人故里现象?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 27.(12分)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7月18日至24日,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文艺旅博会)在宁夏首府银川市隆重举行。本届文艺旅博会坚持“开放性、广泛性、共享性”原则,遵循“搭建国际交流舞台,聚焦世界关注目光,共享文化艺术盛宴,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宗旨,以“神奇宁夏,激情中国,和谐世界”为主题,届时将举办开、闭幕式及《欢乐中国行》大型演出、第八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等10项大型活动。 (1)中国宁夏第二届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的举办说明了文化生活什么道理?(6分) (2)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的意义。(6分) (12分)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9月27日晚,201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及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孔子友谊奖颁奖典礼在曲阜杏坛剧场隆重举行。山东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刘伟在致辞中指出,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历经两千五百多年,超越时代和国家界限而影响深远,不仅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遗产。孔子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现在、属于未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以“游孔子故里、品孔府盛宴、观儒乡风情、学圣人智慧”为主题举行孔子文化节,对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契合当今时代特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于更好地发挥文化的纽带作用,促进文化交流与社会和谐,共同推进人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运用传统文化的特点知识,分析弘扬儒学的意义。(6分) (2)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儒学?(6分) (13分)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0月7日晚,第八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开幕。来自五大洲15个国家的1200多名艺术家汇聚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展示各国民间艺术魅力。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项目,创办于1990年,是中国唯一的大型国际民间艺术节。艺术节的宗旨是“发展和交流各国民间艺术,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形象,促进各国人民间的友谊与和平”。 材料二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风格独特的吴文化和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苏州曾多次成功举办在海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节庆活动,在弘扬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博采众长,努力探索走出一条“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同心协力、联手办节”的文化发展路子。当前,苏州已进入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苏州将继续把城市文化建设摆到重要位置,保护传承和弘扬好苏州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有效转化为文化发展的竞争优势,努力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走出一条符合苏州实际的文化建设新路子,让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创新的文化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绽放璀璨夺目的光彩,呈现恒久留存的魅力! 结合材料一,说明苏州市举办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理论依据。(8分) (2)结合材料二,就怎样推动苏州市文化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5分) 2012届同心圆梦专题卷政治专题七答案与解析 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广义、狭义文化的概念是什么?(2)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概念是什么?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这一基础知识。②③分别是广义、狭义文化的概念,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的含义。 2.【命题立意】本题直接考查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要注意区分经济、政治、文化现象。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1)文化含义;(2)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区别。 【答案】A【解析】①属于文化现象,郭明义的事迹体现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②属于政治现象,③属于文化现象,④属于经济现象采用排除法,可知答案为A①③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怎样?(2)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答案】A【解析】举办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达成一定数量的成交额,体现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故①②应选;③观点是错误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④是错误的;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怎么样?(2)文化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发展的重要性,①是错误的,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④是错误的。排除后选②③。 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是什么?(2)所有文化都能够塑造人生吗? 【答案】B【解析】通过举办西安世园会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向少年儿童传输思想,体现了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来影响人,故选B项;AD项与题意无关;C项观点是错误的,青少年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文化影响人的表现是什么?(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C【解析】A项是错误的,各民族文化有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B项与题意无关;D中的决定说法是错误的。 7.【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文化影响人的潜移默化的内涵是什么?(2)文化影响人的深远持久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D【解析】古代北方中原文化至今对客家人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直接体现了文化对人影响的深远持久,选D项。 8.【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文化影响人的表现、特点。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文化影响人的表现是什么?(2)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漫画的寓意,漫画体现了乱扔垃圾带来的影响,体现了文化影响人的潜移默化的特点。①③符合这一意思;②体现的是生命的生生不息,与此无关;④体现的是文化影响人的深远持久的特点。 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潜移默化的特点。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吗?(2)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案】C【解析】诗歌音乐会对人的影响并不相同,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故C项应选。AB项是错误的,D项与题意无关。 1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文化影响人的来源是什么?(2)优秀文化对人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B【解析】通过读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体现的是优秀文化的作用,故选B项;ACD与文化作用无关。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的表现?(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精神力量的表现?(3)优秀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激励着人们战胜困难体现了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A项符合题意,故选A项。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地位和意义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文化遗产的地位是什么?(2)保护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 【答案】B【解析】本题强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①说法是错误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世界文化是多样的,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是错误的,④不选;故答案选②③。 1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的共性和个性知识,即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文化为什么是世界的?(2)文化为什么是民族的? 【答案】B【解析】中国音乐引起欧美国家观念的共鸣,说明中国音乐得到了欧美观念的理解,体现了文化具有共性,B正确。题干强调文化的共性,而不是区别,A不符合题意。中国音乐得到欧美观众的理解,体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只体现了文化的一致性,不符合题意。D不反映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关系,不符合题意。 1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具体要求。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是什么?(2)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消除民族间的差异说法是错误的,排除②后,选①③④。 1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文化交流的内涵是什么?(2)文化交流的意义怎样? 【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②③④符合这种文化交流的意义,①观点是错误的。 16.【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影响的特点、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民族文化重要性是什么?(2)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在哪? 【答案】C【解析】中国人过春节有自己的习俗,非洲人同样有自己的习俗,而且至今依然保存着这种习俗,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充分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文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故选①②③;④观点是错误的。 17.【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大众传媒的作用。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大众传媒的特点是什么?(2)大众传媒对于今天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案】D【解析】依托电子科技,中国国家的宣传片能在纽约播放,让世界其他国家了解中国,这充分体现了大众传媒的重要性,故选D项;AB项观点是错误的;C项是大众传媒中互联网的特点。 18.【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2)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点有什么重要性? 【答案】A【解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认同感,故选A项;B项观点不确切,并非所有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都起积极作用,其中的糟粕也会阻碍社会进步;CD项与题意无关。 1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内涵,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区别? 【答案】C【解析】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是指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可移动文物是指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建筑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故排除②;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的东西,并非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④是错误的。 2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 【答案】D【解析】文化遗产保护不体现如何对待传统文化,A、C项不符合题意。文化遗产以国家形式申报,不会改变文化的民族性,B错误。保护文化遗产,是对文化的继承,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D项正确。 2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传统建筑的继承的重要性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什么?(2)传统文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什么? 【答案】B【解析】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所以①③应选,②不选;④观点是错误的。 2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传统文化性质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传统文化的双重性质是什么?(2)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 【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富有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应时代而变,故选D项;AC与题意无关;B观点是错误的,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才起积极作用。 2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继承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怎样?(2)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怎样? 【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的典型事例,这体现了②④;①观点正确,但与题的主旨无关;材料没有反映面向世界的内容,③不选。 2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科学技术因素。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影响文化发展重要因素有哪些?(2)科学技术在推动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的指向性要求是“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②与文化自身传承无关;④是错误的;故选①③。 25.【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文化发展的措施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怎样?(2)如何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答案】C【解析】中西方国家漫画发展的比较,显示了中国影视业缺乏竞争力,而究其原因是缺乏创新,从启示看,①②④应选;③观点是错误的,借鉴和吸收国外优秀文化,不是各种文化。 26.【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继承等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怎么样?(2)文化对社会和人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解析】第(1)问,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要求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和文化传承的知识来分析问题,不能偏离这一要求;第(2)问的角度有两方面,一是赞同,二是反对,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要分析理由。 【答案】(1)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一个地方通过名人故里来渲染文化氛围、提升当地的文化软实力,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是无可厚非的,正确的。(3分)②从文化的传承角度讲,争“名人故里”目的如果真的是在于膜拜祖先,弘扬正气,传承文明,这对于传承文明和传承文化是极有意义的行为,是对精神资源的开发,它对于振奋民众的精神,促进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3分)③如果是单纯拿名人作为噱头经营旅游,把文化传承“功利化”,就会衍生低俗化、庸俗化,是对中华文明的损害,甚至借文化名人、文学人物搞出许多不雅消费,这不仅是对文化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3分) (2)答案一:赞同。争名人故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提升地方的文化底蕴和知名度;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答案二:反对。争夺名人故里实质是挣抢经济利益,忽视了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兴建假文物,过度的商业炒作,破坏了文化遗产;炒作负面文化现象,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上述任一角度回答均可)(4分) 27.【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的举行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的意义等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2)文化交流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解析】第(1)问从文化的民族性、世界性,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以及原则入手分析;第(2)问考查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答案】(1)①中国宁夏第二届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的举办,充分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分)②说明了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2分)③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2分) (2)①举办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有利于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3分)②有利于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外国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3分) 28.【命题立意】本题以山东孔子文化节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措施等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1)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3)如何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 【解析】第(1)问指向性非常明确,运用的知识就是文化的特点,分析时注意结合一下材料;第(2)问,既要从传统文化继承方面分析,也要从其发展创新角度分析。 【答案】(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弘扬儒学中的精华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3分)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儒学中的精华能够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3分) (2)①儒学作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待儒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2分)②对于儒学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儒学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分)③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儒学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2分) 29.【命题立意】本题以苏州的相关材料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文化的作用、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创新的途径等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文化作用是什么?(2)文化交流的意义是什么?(3)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 【解析】第(1)问,举办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的意义,分析时要从发展文化的意义、作用等角度分析;第(2)问,关于文化创新的途径,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回答即可,注意结合材料。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举办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能为群众搭建文化平台,有利于活跃人们的文化生活。(2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通过举办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通过文化交流,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加强经济交流,促进经济发展。(2分)③举办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让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④举办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有利于加强苏州市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分) (2)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社会实践,汲取营养,推动文化创新。(1分)②继承苏州市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分)③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文艺工作者要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2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