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关于规律和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规律是客观的,定律是主观的 ②规律是正确的,定律不一定正确 ③定律是一种具体的规律 ④定律是对某一具体的规律的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航天员翟志刚在神舟七号飞船外以每秒7.8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太空漫步”,由此成为“走”得最快的中国人。按此计算,他的“第一步”迈出了9 165公里。但是我们通过电视画面可以看到,翟志刚与飞船之间的相对距离是稳定的。这说明(  ) ①运动和静止是一回事 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当布鲁诺因传播“日心说”而被处死的时候,熊熊烈火中的他仍不停地高呼:“就在这一刻,地球还在转动啊!”地球还在转动,这说明(  )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②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11·惠州模拟)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性 C.可知性 D.永恒性 6.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所有有形的物体 C.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性 D.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7.“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 8.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9.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 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10.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句,后人评述此句的意境全在“挂”字之上。这是因为此字体现了(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1.《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12.(2011·南京模拟)针对严重旱情,北方某市人工影响天气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择机实施了人工降雨,全力以赴抗旱。这体现了(  )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只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取得成功  13.漫画启示我们(  ) A.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尊重规律的客观性 D.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和创造规律 14.漫画中这个人的错误在于(  )  ①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没有看到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③没有认识到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④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制造出各种转基因产品,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宣称首例“人造生命”在美诞生,这一成果的哲学意义是(  ) ①为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②证明了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们的认识水平在逐步提高 ③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④人类进入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自然物的时代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0分)看漫画《规律》,简要分析其体现的哲学寓意。  17.(20分)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存在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械轰鸣田野,卫星邀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哪些哲理? 答案及解析 1.【解析】 其观点否认了静止,而不是否定了客观性,故A不选。其观点夸大了运动,而不是夸大主观能动性,故B不选。克拉底鲁的观点夸大了运动,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C应入选。D观点不能从题干得到说明,不选。 【答案】 C 2.【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定律是主观的命题,①正确。规律是客观的,本身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②错误。定律是对规律的反映,本身不是规律,③不选。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 D 3.【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正确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关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①把运动和静止等同,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是错误的。②③④是对运动与静止辩证关系的正确理解。答案为A。 【答案】 A 4.【解析】 地球还在转动,这说明地球的转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由此可以得出①②④应选。地球的转动是自然现象,不属于人类社会的范畴,故③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 C 5.【解析】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项符合题目考查指向,B、C、D三项与题干要求不符。 【答案】 A 6.【解析】 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因此A项错误;B项把自然科学的“物质”与哲学的“物质”混淆在一起,故应排除;C项缩小了物质的适用范围,也是错误的;D项是正确选项。 【答案】 D 7.【解析】 A、C、D本身都错误。B正确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且符合题意。 【答案】 B 8.【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A观点本身是错误的,静止是相对的;B也是错误的,运动是绝对的;C观点明显是错误的;D正确表达了运动和静止的特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答案】 D 9.【解析】 苏东坡的观点体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10.【解析】 瀑布是流动的,但又给人以静止的感觉,用“挂”字体现了动静结合,因此①应选;②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③正确揭示了“挂”的寓意;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11.【解析】 由题干可知,农民种地、樵夫伐木都要遵循生物的生长规律,即改造世界必须要遵循客观规律。A、C与题干无关;B表述错误,规律不可以改造。 【答案】 D 12.【解析】 人工降雨是遵循并利用客观规律的体现,C符合题意。A、B说法正确,但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按规律办事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D不选。 【答案】 C 13.【解析】 漫画中吊水人满头大汗,却事倍功半,没有巧干。A正确,但不符合漫画寓意。B、D两项无视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存在知识性错误。 【答案】 C 14.【解析】 漫画寓意不涉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故③排除不选,④说法本身错误。选A。 【答案】 A 15.【解析】 这一成果真正的哲学意义在于证明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荒谬性,同时说明了人们的认识水平在逐步提高。创造新物种的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不能随心所欲。④错误。 【答案】 C 16.【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旨在考查学生理解与分析漫画的能力。 【答案】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 (2)人们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3)漫画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喻“民心不可违”。顺民心则昌,逆民心则亡,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违背。 17.【解析】 本题为限制型问答题,要求在哲学的辩证唯物论范围内回答。材料设置了从古代到现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由古代对自然的顶礼膜拜,到近代人主宰自然,再到现代人认为人和自然应和谐相处,启示人们要尊重自然的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 【答案】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其为人所用,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就是证明。 (3)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