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108所名校试题汇编(一) 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历程 该份资源涉及高频考点一至八,详细如下: 高频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频考点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高频考点三: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高频考点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高频考点五: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高频考点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含俄国十月革命) 高频考点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高频考点八: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选择题 高频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山东曲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帝)。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 A.世官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答案:C 2.(广东2010届高考样本分析考试)周初,周公封儿子伯禽于鲁,要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唐睿宗时,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贺拔延嗣不同于诸侯伯禽的地方是( ) A.与天子是否有宗法关系 B.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 C.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 D.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否为拱卫中央 答案:A 3.(安徽合肥一中联谊校2010届教学质量联合测评)著名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 D.西汉 答案:B 4.(山东师大附中2010届第一次模拟考试)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 B.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 C.亲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 D.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B 5.(山东临沂2010届一模)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答案:C 6.(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2010届3月质量检测)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部门执行。这种制度最可能出现在(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答案:D 7.(福建莆田2010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 8.(浙江绍兴一中2010届期末调测)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从名称来源看,“行省”是( ) A.中央的派出机构 B.皇帝的秘书机构 C.地方的自治机构 D.朝廷的朝贡藩属 答案:A 9.(江苏苏北四市2010届第二次调研考试)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D 10. (江苏南通扬州泰州2010届第二次模拟考试)“(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答案:B 11.(江苏苏北四市2010届上学期期末联考)“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 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②降低了行政效率 ③参与国事决策 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12.(江苏盐城2010届第二次调研考试)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 地理位置  晋 姬姓贵族 山西  卫 姬姓贵族 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鲁 姬姓贵族 山东南部  齐 功臣 山东北部一带  燕 姬姓贵族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13.(江苏徐州2010届高三阶段性练习)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下列有关避讳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避讳现象反映了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和宗法思想对国人的深刻影响 ②反映了国人尊贤敬老的传统美德 ③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 ④借助避讳知识可以考证文献真伪和历史事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14.(江苏苏州五市三区高三期中考试)观察右图片,请问以下哪条信息不能从图片中得出( ) A.国家大权都集中在皇帝身上 B.御史大夫直接对皇帝负责 C.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D.太尉掌管军事 答案:D 15.(江苏南通2010届第一次模拟考试)“凡厥衣冠(冠族华胄),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宋书?恩幸传序》)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 ) A.是汉朝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 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C.门第出身决定官品大小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高频考点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6.(江苏南通扬州泰州2010届第二次模拟考试)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答案:C 17.(江苏2010届高三学情调研测试)柏拉图在评价古代雅典时指出:“人人都做自己的工作而不要作一个多管闲事的人;当商人、辅助者和卫国者各做自己的工作而不干涉别的阶级的工作时,整个城邦就是正义的。”这说明( ) ①古代雅典城邦制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形成②柏拉图提倡构建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秩序 ③古代雅典公民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集体荣誉感④古代雅典国民大会的权力至高无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答案: B 18.(江苏盐城2010届第二次调研考试)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 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 B.都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C.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答案:D 19.(2011江苏南京2010届第二次模拟考试)《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的颁布 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 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 答案:A 20.(山东潍坊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B卷)古罗马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人的葡萄藤被别人毁坏,但是在诉讼时只能说是“树木”,,不能说是“葡萄藤”,这个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公民法( ) A.在处理个人财产上不够完善 B.注重形式,缺乏灵活变通 C.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D.注重调解财产和民事纠纷 答案:B 21.(江苏常州2010届期末考试)史书记载,著名的马拉松战役英雄亚利斯泰提,以廉洁、正直而著称,却被第米斯托克利以企图独裁的罪名提交公民大会审判。这反映出雅典民主的主要局限是( ) A.是少数人的民主 B.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 C.容易受全体公民情感的支配 D.没有实行直接民主 答案:B 22.(山东临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答案:D 23.(辽宁葫芦岛2010届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凯撒。当凯撒归国执政之后,克里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里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 ) A.会,因为是皇帝的妻、子 B.会,因为此时万民法已经产生 C.会,因为被征服者如果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会引起社会动荡 D.不会,因为此时万民法与公民法界限还未消失 答案:D 高频考点三: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24.(江苏南通扬州泰州2010届第二次模拟考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答案:D 25.(江苏泰州2010届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 A.火车时代,堪比道家所言“乘风而行”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答案:D 26.(海南嘉积中学2010届期末考试)奥巴马历史性地当选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并于2009年1月20日就任56届总统。为此,许多非洲裔选民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奥巴马说:“这是除美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的当选表明( ) ①自1787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以来,美国的选举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②美国的民权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③随着时代的进步,美国的种族歧视观念正逐步淡化 ④共和党候选人奥巴马的竞选主张赢得了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27.(安徽合肥一中联谊校2010届教学质量联合测评)右图是世界帝国兴衰丛书——《德意志帝国》,人们研究德意志帝国初期的历史,正确的史实是( ) ①“临朝不理政”的君主开始出现②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③政府各部门独立平等、相互制约④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代议制产生⑤德国迈入了资本主义门槛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 C.③⑤ D.④⑤ 答案:D 28. (安徽两地三校2010届国庆联考)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 A.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B.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C.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D.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答案:D 29.(山东济宁一中2010届第三次反馈练习)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手按《圣经》宣誓就职,根据美国宪洗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总统宣誓就职的誓词如下:“我谨庄严宣誓(或郑重声明),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根据美国民主制度的精神,总统必须( ) A.对《圣经》负责 B.对宪法负责 C.对法院负责 D.对国会负责 答案:B 30.(山东聊城一中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词。这一机构是( ) A.内阁 B.议会 C.首相 D.最高法院 答案:B 高频考点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1.(江苏苏北四市2010届第二次调研考试)《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答案:B 32.(江苏镇江2010届第一次调研测试)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无比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国民愈不聊生矣!”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①清政府已被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已经结束了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③辛亥革命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 ④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33.(江苏苏北四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重要后果是( ) 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答案:C 34.(广东汕头2010届一模)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右图),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D 35.(安徽巢湖示范高中2010届四校联考期中考试)山东在中国近现代海军建设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2009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山东青岛对中外海军舰艇进行了盛大的阅军仪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而在山东另一座海滨城市威海,每次中央电视台在插播山东各城市旅游广告时,提到威海的刘公岛说“刘公岛不仅仅是一个岛”,其实刘公岛还承载着一段历史,它承载的是那一段历史呢?( ) A、六十年前,刘公岛见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此正式成立的光荣历史 B、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就是在刘公岛打响 C、刘公岛见证了北洋海军由成立到全军覆灭的一段惨痛历史 D、中国人名解放军曾在此歼灭国民党集团的所有海军舰艇 答案:C 36.(安徽合肥一中联谊校2010届教学质量联合测评)右图为近代列强强迫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形势示意图(局部),图中序号代表的通商口岸所依据的不平等条约包括( ) 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 37.(福建古田一中2010届第二次月考)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维护封建经济 C.反对封建统治 D.反对外来侵略 答案:D 38.(浙江杭州师大附中2010届第二次月考)下面是一张义和团的告示:“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以淫邪污辱我们。自道光以来,夺取我们的土地,骗取我们的金钱;蚕食我们的子女如食物,筑我们的债台如高山;焚烧我们的宫殿,消灭我们的属国;占据上海,蹂躏台湾,强迫开放胶州,而现在又想来瓜分中国。”对此理解最为完整的是( ) A.义和团运动具有宗教战争的性质 B.义和团运动是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 C.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D.义和团好比红卫兵,守旧势力好比林彪 答案:B 39.(安徽巢湖四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考试) 2008年8月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界奥运动。六个协办城市天津、秦皇岛、上海、沈阳、青岛和香港,其中那些城市曾经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开辟为通商口岸,1984年又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 ①天津 ②秦皇岛 ③上海 ④沈阳 ⑤青岛 ⑥香港 A、 ①②③ B、 ③⑤⑥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高频考点五: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0.(海南中学2010届第二次月考)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讲到:“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该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抗日战争 答案:D 41.(广东中山2010届六校联考)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其中第4阶段看法的成因是中国( ) A.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B.成为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C.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D.成为美苏冷战的前沿 答案:B 41.(福建莆田2010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 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北京故宫 B.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 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 D.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 答案:B 42.(江苏2010届高三学情调研测试)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 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D 43.(江苏苏北四市2010届第二次调研考试)日本统帅部修改的大正时期《帝国军队的用兵纲领》中规定“以中国为敌时,其作战要领如下:初期目标是,占领华北要地和上海附近,保护帝国权益和日本侨民。”为此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 ) A.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B.华北事变 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一·二八事变 D.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答案:D 44.(江苏苏北四市2010届第二次调研考试)1948年秋,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还用心的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见下图)。据其行程路线判断,他参加了(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C 45.(江苏南通扬州泰州2010届第二次模拟考试)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 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答案:D 46.(江苏苏锡常镇2010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D.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答案:D 47. (江苏苏北四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 A.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答案:A 48.(山东临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东史郎日记》(日):“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上述材料属于( ) A.文献证据 B.实物证据 C.口传证据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49.(广东六校2010届第二次联考试题)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 A.民国三十五年 B.民国三十七年 C.民国三十八年 D.民国四十年 答案:C 50.(浙江学军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 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③第一次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 51.(浙江嘉兴2010届高三学科基础测试)共和国成立首日,一则更正启事被《人民日报》郑重置于头版:本报二十九日所刊“义勇军进行曲”词“最大的吼声”应为“最后的吼声”,特此更正。《人民日报》刊发“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是( ) A.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B.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C.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答案:D 52.(安徽师大附中2010届第二次模拟考试)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所指史实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答案:D 高频考点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含俄国十月革命) 53.(江苏2010届高三学情调研测试)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顾格曼的信内曾说过:“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因巴黎的斗争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管其直接的结果如何,一个有世界历史重要性的新出发点是已经取得了。”这里的“新的阶段”是指( )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B.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 C.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 D.无产阶级夺取并建立政权阶段 答案:D 54.(海南中学2010届第二次月考)苏联解体后也在对自身的历史进行着反思,于是有人认为,应该废除了11月7日的节日。可是每年11月7日,仍然有数十万人自发地走上街头,纪念俄国历史上这难忘的一天:“11月7日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人民的节日!”这表明今天的俄罗斯人对哪一件历史事件的积极评价?( ) A.十月革命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苏联的解体 答案:A 55.(辽宁沈阳二中2010届期末考试)“昨日的空想将在明天实现。让我们作为空想主义者,为改善劳动者的境部,解放一切人和取消一切社会等级而奋斗”这是一幅反映“昨日的空想”变为现实的漫画中的语言,它反映的事件是(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答案:A 56.(山东济南历城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建立国民自卫军 B.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答案:B 57.(浙江杭绍金温衢七校2010届期中联考)“一百六十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这里的“她”是指( ) A、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 D、毛泽东思想 答案:B 58.(浙江杭州2010届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在19世纪欧洲思想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分别是《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的发表,这两者( ) A.对当时不公的社会问题的态度完全相同 B.都从根本上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 C.都与宗教思想桎梏直接相关 D.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完全一致 答案:B 59.(安徽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 B.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证 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答案:C 高频考点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60.(江苏盐城2010届第二次调研考试)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功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61.(江苏南京2010届第二次模拟考试)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联邦制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 ④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的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 答案:D 62.(山东聊城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为庆祝建国60周年,某导演欲筹拍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 ①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②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④“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63.(广东佛山2010届一模)据华商报消息,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见右图)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刁可入账报销。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 ①做好农村民主理财,是保证村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基础性工作 ②此现象体现了分权制衡理念 ③五合章”能成功使用是民主理财小组认真负责行使自身监督权力的结果 ④五合章”现象违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64.(广东2010届第一次统考)2008年10月25日、12月11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两地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这说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 ) ①有助于把国家统一与民族自治结合起来②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两者结合起来 ③有利于把爱国与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④有利于因地制宜、因民族制宜搞好经济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65.(山东2010届上学期模块检测统一考试)右面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两大行使自治权力的区域,它们最大的不同是( )   A.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 B.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答案:C 66.(山东济宁一中2010届第一次反馈练习)2009年8月 8日,受台风“莫拉克”的影响,台湾和大陆东南沿海地区不同程度受灾,台湾灾情尤为严重。此后,寄托着大陆各界深沉关爱的物资通过海、空航线源源不断地直接运抵台湾。这次海空直航( ) ①将海峡两岸人比的心紧紧贴在一起 ②进一步缓和和发展了两岸关系 ③增进了台湾人民对“一国两制”的认同 ④再次证明两岸人民血浓于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67.(浙江永嘉三校2010届期中联考)小明的爷爷退休前是市人大代表,小明在帮爷爷整理书籍时看到一部国家宪法,其中第五条第一款写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这部宪法颁布实施的时间应是( ) A.1997年 B.1999年 C.1982年 D.1954年 答案:B 高频考点八: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68.(江苏2010届高三学情调研测试)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当中,美国政府要求新中国有息偿还在中国的部分资产。中美双方进行了持久艰苦的谈判。结果,至1979年中方无息归还了美国被冻结的在华私人资产和政府资产,美国政府将1979年10月1日宣布解冻我国被冻结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对这一事实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新中国外交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体现了新中国“另起炉灶”、“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体现了新中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D.体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曲折历程 答案:B 69.(江苏苏北四市2010届第二次调研考试)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这表明中美关系改善的特点突出表现为( ) A.官方交流    B.高层互访   C.以民促官    D.经贸引路 答案:C 70.(江苏南京2010届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列图片中能反映我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有( )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答案:D 71.(江苏镇江2010届第一次调研测试)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提出了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和平鸽”战略的基本结构是:“和平鸽”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的升级),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大洋州和非洲国家,联合国是“和平鸽”的头部。“和平鸽”的地理概念结构如图所示。以上材料能说明( ) ①中国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②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③中国正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和平外交 ④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72.(安徽合肥一中联谊校2010届教学质量联合测评)从2009年7月22日到7月26 日,历时5天的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圆满落下帷幕。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充分说明了中国( ) A.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答案:D 73.(辽宁翔宇中学2010届第一次月考)2009年中日两国正式建交37周年,当前,中日关系总体呈现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局面,中日双方应该继续保持两国关系的良好势头,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要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我国必须( ) (1)遵循“一边倒”政策(2)遵循“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政策 (3)遵循不结盟政策(4)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A(1)(2) B(3)(4) C(1)(3) D(2)(4) 答案:B 74.(山东青州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09年元旦,是中美两国建交30周年。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七天是“改变世界的七天”,中美建交的过程是双方关系逐步积累的过程,以下事件按发展排序正确的是( ) ①官方接触 ②民间交往 ③事实建交 ④正式建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答案:C 75.(浙江2010届第一次五校联考)从“和平使命—2005”、“和平使命—2007”,一直到“和平使命—2009”,和平使命系列军演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反恐军演品牌,这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一种姿态。以下对上海合作组织认识正确的有:( ) ①由中国领导创立的全球性国际组织,2001年在上海正式成立 ②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 ③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是该组织重要的目标之一 ④该组织各国合作目前仅限于军事、政治领域,尚未涉及经济等其它领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B 76.(山东临沂2010届一模)2010年1月19日,运送八位中国维和英烈灵柩的灵车经过天安门前时,民众打出“沉痛悼念海地地震遇难的中国维和警察”横幅。中国参与海地维和行动说明当前我国 A.一贯坚持无论大国、小国一律平等原则 B.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 D.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规则 答案:B 77.(山东曲师大附中2010届11月质量调研)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从中可以提炼的对于中苏关系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是( ) A.对抗了30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 B.中国外交的重点由意识形态转向国家利益方面 C.中苏关系依然紧张,坚决拒绝苏联对华的攻击 D.中国的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战略方向调整 答案:A 78.(山东淄博2010届一模)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答案:C 79.(福建三明一中2010届期中考试)胡锦涛主席于2009年2月12日前往马里进行国事访问,随后访问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三国,此次非洲四国之行是胡锦涛主席农历新年后的第一次出访。新中国成立后,为中非交往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B高考资源网 80.(福建福州三中2010届期末质量检查)2001年,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下对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B.创造和平环境,促进亚太国家的合作共赢 C.推动亚太地区各国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 D.联合亚太各国,向美国的主导地位发起挑战 答案:B 81.(福建四地六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有人将新中国半个世纪的外交政策分为“革命外交、发展外交、和谐外交”三个阶段。下列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中,属于“和谐外交”的是( )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中美“乒乓外交” C.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D.胡锦涛为出席北京奥运会的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答案:D 高频考点九: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82.(江苏南通扬州泰州2010届第二次模拟考试)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答案:C 83.(江苏盐城2010届第二次调研考试)1961年9月,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中写道:“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基础。”下列对此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结盟运动主张以和平共处原则解决国际问题 B.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C.不结盟运动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不结盟运动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答案:D 84.(江苏苏锡常镇2010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以下两图反映了欧洲某一城市的变化。其中,图一摄于1961年8月,图二摄于1989年11月,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 图一 图二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答案:B 85.(江苏泰州2010届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答案:C 86. (海南嘉积中学2010届期末考试)学习了《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这一单元后,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带“风”字的成语概括这段历史的特征,你认为哪一个概括得最恰当( ) A.风雨如晦。 B.风云变幻 C.风雨交加 D.风花雪月 答案:B 87.(安徽巢湖示范高中2010届四校联考期中考试)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 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 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答案:D 88.(山东济宁一中2010届第一次反馈练习)2009年7月5日,分裂祖国的疆独分子热比娅策划了乌鲁术齐“7·5”暴乱,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是,有些西方国家的媒体却把热比妞作为民旅英雄大加褒扬。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 ) A.发达国家与发展甲国家有不同的价值观 C.西方国家以民族等各种借口压制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敌视广大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的矛盾日益激化 答案:C 89.(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2010届第三次质量检测)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 1957年3月25日 签定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 11月14日到16日 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12月19日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答案:B 90.(浙江温州2010届八校联考)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答案:D 91.(浙江学军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的讲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以上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社会主义力量的严重挫折是必然的规律性现象 B.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邓小平谈话的国际大背景 D.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从严重挫折中吸取教训,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答案:A 非选择题 高频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92.(浙江宁波2010届期末试卷)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对官员服饰有明确的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材料二 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 品序 文官 武官 带饰  一 仙鹤 狮子 玉  二 锦鸡 狮子 花犀  三 孔雀 虎豹 金钑花  四 云雁 虎豹 带饰  五 白鹇 熊罴 银钑花  六 鹭鸶 彪 素银  七 鸂鶒 彪 素银  八 黄鹂 犀牛 乌角  九 鹌鹑 海马 乌角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请回答: (1)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分)该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1分)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5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6分) 答案: (1)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度(或中央机构)、地方行郡县制度。(3分)法家思想。(1分) (2)皇帝服饰的颜色、样式和饰物均为独享;文武官员的官服有别(文官饰物为飞禽,武官饰物为走兽);不同等级官员的官服有不同的规定。(3分)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和严格的等级制度。(2分) (3)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6分) 93.(江苏南通2010届高三年级期中调研抽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大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分) (2)根据处理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5分) 答案: (1)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侍中、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3分) (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分) (3)没有。(1分)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1分)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1分)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2分) 高频考点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94.(福建莆田2010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从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历史学家认为图像是“可视的历史文化”,是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图1 雅典公民大会会场与讲演台遗址 图2 陶片放逐法(点票)    图5 英国议会会员进行辩论 (1)图1、图2是雅典的两项重要制度,简述其职能或作用。(4分) (2)图3、图4、图5分别体现了哪些民主权利?它们与图1、图2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 (3)据图指出雅典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的主要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4中的奥巴马和图5中的布朗在权利上的异同。(6分) 答案: (1)职能或作用: ①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体现人民主权。(2分)②陶片放逐法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是民主政治的保障。(2分) (2)民主权利:选举权、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内在联系:古希腊民主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1分) (3)差异: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民主是间接的代议制民主。(2分) (或答“雅典民主与现代民主不同,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得1分) 权力异同: 同:①都掌握国家的行政权;②都是政府首脑。(2分,每点1分) 异:①布朗身为英国首相,对英国议会负责;奥巴马作为美国总统,对美国选民负责。 ②奥巴马不仅是政府首脑,还是国家元首,拥有庞大的实权。 ③奥巴马具有布朗所没有的立法否决权、军事权和任命联邦法官的权力,有更大的外交权。 ④奥巴马任命内阁成员,掌握一切决策权,内阁成员对他负责;布朗只是内阁第一大臣,必须与内阁集体保持一致,并接受议会的监督。(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95.(江苏2010届百校高三样本分析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通常用举手表决。……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三十岁的公民中选出,1 O个部落各 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一一苏联科学院《世界通史》 材料二 所谓“海选”,就是全体有选举权的村民,按照候选人的条件,每人一张空白选票,自主填写村委会各类职务候选人的姓名,然后采取投票方式计算每一个初步候选人得票多少。这种提名方式透明度高,每个选民都可以自主表达自己的意愿,充分体现了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所以一产生就受到农民的广泛拥护。 材料三 2008年“两会”召开之际,CCTV新闻、新华网等连续第四年开设《我有问题问总理》的论坛,广大网友踊跃参与,总理则在记者招待会上深情回应网友们的提问:“我从群众的意见感受了大家对政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 请回答: (1)概述雅典民主政治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3分) (2)有人认为“雅典式的民主政治是该城邦灭亡的祸端”,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他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理由是什么?(2分)依据教材所学,举一实例支撑他的理由。(2分) (3)依据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指出二者在形式上的相似之处。(2分) (4)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能够说明怎样的历史趋势?(2分)在这一趋势里,材料三给你以什么启迪?(2分) 答案: (1)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3分) (2)雅典民主是原始的直接民主,不同素养的公民都可以参与政权,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使雅典政坛混乱动荡。(2分)苏格拉底之死(2分)。 (3)都是直接选举,透明度高,选民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2分)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2分)网络媒体也是有力的民主工具;舆论监督能够加强民主政治。(任答1点,2分) 96.(福建三明一中2010届期中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 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材料二 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贝卡利亚(18世纪意大利法学家、启蒙思想家) 材料三 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他们相信快乐的秘诀在于自由,而自由的秘诀在于勇气。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秩序不能建立在对刑罚的畏惧上,这对于自由思想、未来的希望和想象都是危险的。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地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 ——布兰代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1856-1941) 材料四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时代,人们按家庭出身被分为“红五类”或“黑五类”。“黑五类”的子弟被称为“狗崽子”,没有任何权利,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北京青年工人遇罗克以极大的勇气站出来批判,他认为“不管是什么出身的青年放弃思想改造,都是错误的,对于改造思想来说,出身好的青年比出身不好的青年并没有任何优越性”。他希望一切青年都享有平等的社会政治权利,“任何通过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权力,我们一概不承认。”这位孤独而勇敢的思想者在1970年因“思想反动透顶”、“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的罪名被处以死刑,献出了自己27岁的生命。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材料一里体现的任意四条罗马法原则。材料二是刑事法学发展史上著名的“无罪推定”原则的来历。这个原则和罗马法有什么关系?(4分) (2)材料三体现了布兰代斯大法官所拥有的哪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在美国政治制度中有什么积极作用?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古代罗马和现代美国在言论问题上的相同点是什么?(4分) (3)造成材料四中遇罗克悲剧的社会背景是什么?综合四则材料,请从民主和法制的关系的角度,谈一谈你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4分) 答案: (1)不得缺席定罪;疑罪从无(或无证据不定罪);不得因言获罪(或言论自由、思想者无罪);谁主张谁举证;罪责自负。(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得3分) 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分) (2)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1分) 作用:保证了司法独立,并在坚持宪法的前提下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和立法权。(2分) 相同点:人们有表达思想的自由权利。(1分) (4)“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2分)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法律要体现人民的意志,保护人民基本权利不受侵害。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是依法治国的基础。(言之成理即可,2分) 高频考点三: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97.(江苏盐城2010届第一次调研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 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3分) (2)1870 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4分)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2分) 答案: (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3分) (2)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3分) (4)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2分,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98.(江苏南京2010届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第八条 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但关于财政法案应先在众议院提出并通过。 第九条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材料二 第二帝国18年间,法国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和工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是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迅速膨胀。他们凭借日趋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不断扩大的社会影响,以前所未有的凌厉攻势重新提出了对政权的要求。……在70年代,农民已经习惯了共和国,他们反对君主派搞政变,工人群众对于共和制的态度更为鲜明。对于这种情况,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也是能认识到的。德·莫子爵就无可奈何地说过:“我们是君主派,但法国不是”。此外,君主派内部的矛盾和分裂(一个王位,三个王位觊觎者)、共和派内部的相对一致、以及共和派采取的正确的斗争策略(分化瓦解君主派、积极争取军队和农民等),都对共和制的最终确立起了重要作用。 ——让·马蒂耶《法国史》 材料三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材料四 在普鲁士王国的发展过程中,容克始终是中坚力量,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容克,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在德国历史上真正起过较大的作用的是乡村容克,即普鲁士贵族庄园主,乡村容克具有粗犷、暴戾、眼光狭隘的特点.政治上属于极端保守派,主张君主专制,崇尚武力。……农业资本主义改造的结果,使德意志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容克的分化。他们把在“解放农民”过程中,获得的大量土地和赎金经营资本主义商业性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这些容克从“佩剑的骑士”一变而为“财富的骑士”,商业市场、国家关税、民族统一等,才是他们休戚相关的头等大事。正是这样的新变化.使普鲁士逐渐成为“一个非资产阶级分子日益资产阶级化的国家”,成为最终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中心”“战场”。 一一奥茨门特《德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共和制下法国议会有哪些权力。(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议会拥有这样的权力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怎样的状况。(4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德国议会的权力和法国有何不同?并根据材料四分析其原因。(5分) (4)法、德两国议会权力的确立和差异的存在说明了什么?(2分) 答案: (1)权力: 立法权;总统选举权;行政制约权。(3分) (2)社会状况: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分)共和派力量的增强(2分) (3)不同:立法权受皇帝制约;无行政制约权。(2分) 原因:普鲁士主导德意志统一;保留了君主专制的传统;容克资产阶级起主导作用。(3分) (4)说明:代议制民主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议制民主的差异由各国国情所决定的。(2分) 99.(广东2010届高考样本分析考试)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近代宪法的策源地,英国宪法常被人们誉为“近代宪法之母”……英国宪法不是把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系统地集中地规定在一个书面文件中,而是分别由许多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惯例和判例加以规定……因此,英国宪法被称为“不成文宪法”。 -—《外国法制》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两百多年来,美国的宪法虽然没有根本的改变,但它却仍然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美国宪法的变化和发展……是通过对宪法的修正案、最高法院对宪法的司法解释、宪法惯例及国会和总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等形式来实现的……美国宪法的第二十二条修正案……于1951年2月批准生效,该修正案规定,无论任何人,当选总统不得超过两次。 -—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年到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是,它们大都受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革命的光辉成果……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者确认《宜言》的基本内容。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1)材料一指出,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的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介绍你最熟悉 的一件英国宪法性法律,并作出简要评价。(6分) (2)材料二认为,美国宪法“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 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6分) (3)材料四所说的《宣言》是指哪一部历史文献?为什么很多法国宪法都将它作为序言或确认其基本内容?(8分) (4)综观以上各国宪法及其变化发展,你得到什么启示?(6分) 答案: (1)《权利法案》,明确限制国王权力,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 评价:由此形成了一种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为以后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和改造提供了法律保障;君主立宪制成为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形式之一。(6分) (2)洛克提出分权理论,孟德斯鸿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应该分立,这是对理性政治的深刻思考。1787年的美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这就将上述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6分) (3)《人权宣言》,它强调人生来是自由而目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动摇的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是法国乃至人类宝贵的政治思想财富。(8分) (4)民主制度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民主制度要不断完善;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之路往往很曲折,其间要经过很多斗争。(6分) 高频考点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00.(江苏南通2010届第一次模拟考试)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收集到一则史料,就辛亥革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看法产生了分歧。 材料一(甲)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乙) 民国三年,某君遇见一个老农,该君身着外国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该君“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该君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请回答: (1)甲、乙两位同学依据各自所得的材料,分别得出了怎样的结论?(4分) (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你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4分) (3)你认为在运用史实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4分) 答案: (1)辛亥干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意识等。(2分)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现状,等等。(2分) (2)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2分)答出“材料一中的报纸主要是在城市发行,材料二中的老农生活在农村”同样给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一个过程,辛亥革命只是一个开端。(2分) (3)注意:证据要全面,不要武断下结论;(2分)孤证不立。(2分)或只答出“收集证据要全面,运用分析史料要辩证”给2分。 101.(山东济南2010届一模)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采用《巩金瓯》作为国歌?(4分) 材料二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关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2分)为实规“揖美追欧”,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有何措施?(各举一例)(3分) 材料三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在讨论新中国国歌时,徐悲鸿建议采用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但有代表认为,这首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不可行,主张修改歌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是什么?(2分)你是否同意有关代表主张修改歌词的建议?为什么?(2分) 答案: (1)晚清列强人侵,清政府国土沦丧,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革命党人武装斗争,清朝统治岌岌可危。(4分) (2)愿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世界和平。(2分) 措施:政治——颁布《临时约法》,确立共和政体。(1分) 经济——奖励实业,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1分) 文化生活——剪辫子,称呼改大人为先生、礼仪上改跪拜为握手等。(1分) (3)背景: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民族危机严重。(2分) 同意:新中国即将成立,原歌词已经不符合新中国的国情。 不同意:它能时刻提醒国人不忘历史,居安思危,勿忘国耻,进一步鼓舞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2分,不论持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02.(江苏常州2010届高三期末考试题)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刻的感情。由于历史发展阶段和具体历史环境不同,爱国主义的内容和重点也有所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国安得不强? 材料二 呜呼国民!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背垢,于日本人之密约危险,以及朝夕企祷之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今已有五国公管,降而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议矣。噩耗传来,黯天无色。 ——以上材料均引自《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三 中国近代前期大事年表 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州开始领导禁烟运动 1843年,魏源撰写的《海国图志》发表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9年,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 1860年,洋务运动开始。在“自强”、求富的旗号下创办一批近代的工业、教育和国防事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事业 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19世纪70年代,早期维新派提出“商战”思想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 1895年,台湾爆发“反割台斗争”;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开始 1900年,以“扶清灭洋”为旗号的义和团运动爆发 1905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纲领,掀起反清革命高潮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颁布《临时约法》 1912一1922年,以“实业救国”为理想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两段话分别与材料三中的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2分) (2)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前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3分) (3)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前期的爱国主义演进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5分) 答案: (1)事件:维新变法运动;五四运动。(2分) (2)内容:对外反抗列强的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国家主权。(1分)对内反对反动统治;寻求强国富民的道路。(2分) (3)特点:救亡图存忧患意识的加强;爱国主义涉及的社会阶层扩大;爱国主义斗争的浪潮接替快,思想观念更新快;爱国主义与学习西方相结合。(3分,答到其中3点即可)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不断发展。(2分) 高频考点五: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03.(安徽巢湖四校2010届上学期期中考试)国庆60周年盛典让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天安门广场,投向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三年以来”的革命时期内,毛泽东曾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指的是什么?(2分)而标志国民党政权遭到毁灭性打击事件又是什么呢?(2分) (2)“三十年以来”的革命历程的起点事件是什么?(1分)这一革命运动的爆发对中国革命的意义是什么?(1分)从此后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中,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什么经验教训?(2分) (3)“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的民主革命中,中国各阶级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请列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重大革命斗争?(2分)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2分) 答案: (1)刘邓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2分)渡江战役,解放南京。(2分) (2)五四运动;(1分)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分)经验教训:掌握军队(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掌握对革命的领导权。(2分) (3)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分)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 104.(安徽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的60岁华诞,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探究新中国成立和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材料一 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同样光辉而艰辛。从初掌国家之舵到带领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我们党又奋斗了5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不朽的业绩,定格在一个又一个历史的关节点上。 ……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的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86年回眸》 (1)上述材料将中国共产党86年的奋斗历程依次定格在一个又一个的关节点上: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艰辛探索、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下列关节点的对应标志事件。(5分) ①日出东方——标志: ;②星火燎原——标志: ; ③力挽狂澜——标志: ;④艰辛探索——标志: ; ⑤拨乱反正——标志: 。 (2)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请结合史实论述作家阎涛同志在其创作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时概括出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一观点。(3分) 材料二 以下列三副图片作为主题探究的背景资料,请细心阅读并完成探究问题。    图一 总路线万岁 图二 农业大跃进社社放卫星 图三 人民公社好 (3)请为材料二中的探究活动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1分)并分析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和由此带来的影响。(4分) 材料三 透过服饰的变化,人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女孩子喜欢穿带有俄国风情的“布拉基”,花布衣衫或花布袄是中青年女性的衣装。“文化大革命”时期,从红卫兵小将到女民兵,都以着军装、戴军帽为荣,绿色成为流行色。当时大力提倡艰苦朴素,加上衣料要凭布票购买,人们的衣服很少,衣裤多洗得发白,补了又补,成为“时尚”。衣服式样和衣着习惯在“文革”时期一度成为思想是否进步的一个标准,有的爱美女性就因穿着时新鲜艳,被指责为资产阶级情调。蓝、黑、灰、绿色调充斥中国街头。改革开放以后,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根据人教版《历史2(必修)》改编 (4)根据材料三,概括影响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4分) 答案: (1)①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共的成立);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③遵义会议的召开;④中共“八大”的召开;⑤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5分) (2)西柏坡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中共在此指挥了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1949年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中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并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3分) (3)主题: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挫折与失误。(1分)原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2分)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是造成1959-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2分) (4)主要因素:外交关系的发展(或中苏友好关系的影响);政治运动的影响(或“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或改革开放的影响);社会风尚和思想观念的影响。(4分) 105.(安徽安庆示范高中2010届四校元旦联考)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某校历史小组举办了“共和国六十年发展历程”学习纪念活动,并向全校同学提出了问题,征集优秀答案。 (1)上海中共一大会址解说词引用了毛泽东的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结合史实说明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4分) 图一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 (2)来到当年井冈山会师的地址,当地导游说:“如果说上海把马克思主义接到中国,那么我们井冈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写出你的理由。(6分)  图二 井冈山会师地址 (3)请对右面老照片上的“解说词”作解说。(5分)  图三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4)在报刊中,经常会看到右边的栏目设计。请结合所学知识为该栏目撰写内容介绍(至少3条)。(4分) 图四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答案: (1)受十月革命影响,李大钊、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2分)1921年,中国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建立了中国共产党。(2分) (2)赞同。(1分)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1分)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1分)毛泽东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2分)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伟大创举。(1分) (3)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或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完成了民主革命,建立了新中国;(3分)自此中国一扫百年屈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分) (4)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一国两制”理论;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4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给满分) 高频考点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含俄国十月革命) 106.(安徽安庆示范高中2010届校际合作模拟联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许多仁人志士的流血与奋斗。观察下面四幅图,请回答:   图1圣西门   图2《共产党宣言》  图3巴黎公社     图4攻占冬宫 (1)某学习小组拟对上述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1分) (2)2006年4月6日,俄罗斯科学院下属的俄罗斯历史研究所发表了一份声明,指出“列宁的活动使国家在社会经济和思想方面走入死胡同,阻碍了国家发展,使国家孤立于文明世界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作出评价。(9分) (3)俄罗斯历史研究所还建议拆除列宁墓,将列宁遗体入土葬,该声明令俄这会就列宁墓问题的争论再掀波澜。假如你是一位俄罗斯国民,请谈谈你对此的观点。(3分) 答案: (1)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实践。(1分) (2)这一观点不正确。(1分)①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初,俄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矛盾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国内社会矛盾等历史因素,说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落后的俄国具有客观条件。(3分)②十月革命使俄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推动了俄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踽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3分)这种观点的意图在于否定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是错误的。(2分) (3)反对拆除列宁墓。它不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拆迁容易导致社会分裂、国家动荡。(3分) 高频考点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07.(江苏淮安2010届高三历史学科能力评价)民主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为执行法律或基于法律之委任,得发布命令,并得使发布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 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节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2分)结合史实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废除的主要原因。(2分) (2)材料二出自哪部宪法性文献?说出你判断的依据。(2分) (3)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两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阐释的异同。(3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1分)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法制建设的认识。(1分) 答案: (1)主张:人民主权;三权分立(或分权与制衡)(2分)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充分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2分)(如答没有掌握武装亦可得分,但本小题总分不超过4分) (2)宪法:《共同纲领》;(1分)依据:材料强调“新民主主义国家”(或答团结各民主阶级)说明国家仍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1分) (3)相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不同:前者:新民主主义;后者:社会主义。(3分) 原因:1956年我国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分) (4)认识:新中国成立是建立法制国家的必要前提;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法制;法制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不断发展完善。(任答一点得1分) 108.(福建四地六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近110年间……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近代前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分) (3)依据材料三、四,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3分)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2分) 答案: (1)主因: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1分)斗争与探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3分)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3)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既借鉴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3分,任答其中3点即可) (4)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必要前提;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相适应。(2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高频考点八: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09.(江苏盐城2010届第二次调研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阶段(1949—)。 ——袁明《备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材料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内发生的变化令人惊奇。中国已经获得尊重,地位日益提高,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无疑将进一步增强。”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人对“中国形象”分别做出了怎样的描述?(2分) (2)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美国对中国形成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4分) (3)材料四反映了新时期怎样的“中国形象”?结合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的重大外交活动加以说明。(3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请概括影响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4分) 答案: (1)材料—“中国形象”:抽鸦片的国家。(1分)材料二“中国形象”:英国民主政治的模仿者。(1分) (2)第④阶段: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曩大贡献。(2分)第⑥阶段:美国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 (3)“中国形象”:成为世界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强。(1分) 外交活动:倡导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1分)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如回答裁军、人权、维和等方面史实也可得分)。(1分) (4)综合国力的强弱(2分);政权性质的影响(1分);外交政策的制定(如答出国际环境也可得分)。(1分) 110.(福建厦门2010届质量检查)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二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1)“毒蝎”是美国对新中国的蔑称,这种称呼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在这一特定的背景下,新中国采取的相应外交方针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2分) 材料三  (4)材料三反映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是什么?(4分)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1分) 答案: (1)冷战;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2分)一边倒。(2分) (2)由仇视到友善。(2分)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分) (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出现与中国的建交热。(2分) (4)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担负起大国责任(风范):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结伴不结盟)。(4分)综合国力。(1分) 111.(浙江嘉兴2010届高三学科基础测试)2009年是中俄(苏)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并宣布愿以忠诚的合作精神,参加所有以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目的之国际活动,并为此目的之迅速实现充分贡献其力量。”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 在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没有掩护或配合中国军队的地面作战,而是在美国人所称的“米格走廊”(在鸭绿江与清川江或大同江之间的地区)保护后方交通线,而且,与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军作战不同,苏联空军完全独立于中国军队,他们与中国的地面部队“没有任何合作”。这意味着,斯大林始终没有满足中国领导人最初提出的要求:希望苏联空军与中国军队协同作战。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材料三 第一条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合作不钎对第三国……第九条如出现缔约一方认为会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涉及其安全利益和针对缔约一方的侵略威胁的情况,缔约双方为消除所出现的威胁,将立即进行接触和磋商。 ——2001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重要历史意义。(6分) (2)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的行为是否符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精神?结合材料一、二说明理由。(4分) (3)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中俄(苏)关系有哪些主要变化?试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10分) 答案: (1)意义:加强中苏两国友谊和军事合作;有利于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6分) (2)不符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愿以忠诚的合作精神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充分贡献其力量。”而在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始终没有协同中国军队的地面作战。(4分) (3)变化:由政治军事同盟关系转变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由明确针对日本到不针对第三国。(4分)变化原因: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总体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分)俄罗斯开始调整对外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以确保大国地位;发展与中国等亚太国家的关系,有利于扩大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2分)中国希望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和发展与各国关系,实现中俄关系的正常化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2分) 高频考点九: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12.(江苏南京2010届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测试)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 材料二 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 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 材料三 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 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 ——《20世纪世界史》 材料四 中曹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 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日本史》 材料五 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奥巴马东京演讲(2009年11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2)据材料三、四,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仍不遗余力地与日本发展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的原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对日本关系发展的轨迹并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案: (1)特征:美国控制(独占、独霸)日本(或日本依附予美国)(1分) 原因:日本战败;(1分) 美国遏制苏联、中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冷战。(任答2点,共2分) (2)变化: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2分) (3)原因:经济上,日本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存在着相互依赖性。(1分) 政治上,美国在处理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等方面,依然需要日本的支持与帮助。(1分) (4)轨迹:控制——竞争——伙伴.(答案次序完整给2分,否则不给分) 认识:双方关系发展中妥协与斗争并存;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关系变化的主要要素。(2分,意思相似也可) 113.(江苏徐州2010届高三阶段性练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 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 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材料二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4)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后,大国实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5)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2分) 答案: (1)战略意图: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1分)影响:形成了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两极格局。(1分) (2)形成: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1分)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1分)(答“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的出现”者得1分)。趋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1分) (3)力量: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分) 影响:冲击两极格局,构成世界多极化趋势。(1分) (4)一超多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2分) (5)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等(任1点得1分,共2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