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二轮复习:政治经典综合题精选50例 1(26分)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正确抉择,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自200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顺差,且贸易顺差额不断扩大,但我国出口商品55%是处在低端的加工贸易,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名牌更是寥寥无几。 材料二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1和材料2有什么内在联系?(7分) (2)福州某校高三(3)班学生围绕“从福州的变化看改革开放30年”这一课题,开展社会调查,如果你将代表班级以主题播报的形式向全校汇报调查成果。 请你完整地写出你的播报选题,并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选取一个角度,写出选题的依据。(5分) (3)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已经成为亿万百姓过年的精神年夜饭,形成我们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难忘今宵”、“我的中国心”、“亚洲雄风”、“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春天的故事”、“相约一九九八”、“奉献”和“天路”等等经典歌曲,伴随着一代人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6分) (4)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郑重宣告“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首改革开放30年历程,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就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和考验,都始终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请你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的道理。(8分) (1)材料一说明了从1978年以来,我国外贸总额持续增长,2001年以后增长速度加快,但结构不合理,自主品牌少,说明外贸增长方式仍较为粗放。材料二说明了从1978年以来,我国的GDP持续增长。(4分) 二者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在出口拉动下,我国GDP也随之快速增长。近五年,快速发展的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起到明显拉动作用。(3分) (2)例:从福州的变化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加强(2分)理由: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坚持民主、科学、依法执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分) (3)①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因为它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②要大力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每点3分,若从文化对社会的影响、重视民族节日等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 (4)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善于抓住重点,同时做到统筹兼顾。(3分)②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3分)③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和考验,都始终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只有这样,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2分) 2(16分)材料一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3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大胆尝试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让亿万农民解决了温饱,初步实现了小康。由于家庭承包经营的生产专业化、市场化、机械化水平都比较低,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今,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又让农民找到了一条向全面小康迈进之路。如同当年的包产到户,土地流转同样是农民田野上的发明创造。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认可了现实中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并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材料二 2008年12月5日,平谷区金海湖镇洙水村村民成立了本市第一家土地专业合作社。此次入股的120亩地,是全村最贫瘠的土地,共有农民147户之多,每户土地还不到1亩,很难形成规模经营。土地专业合作社成立后,120亩地被改成62个大棚,进行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而农民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不需要投入劳动力,可按入社土地产生的效益以及与合作社的约定获取分红收益。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农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意义。(6分)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完善和创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6分) (3)实现农村改革的任务,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党和国家这样做的依据。(4分) (1)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证粮食安全,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2分)推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民市场竞争能力;(2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2分)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国实行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是基于我国农民的生产实践的总结,是我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举。(2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农村生产实践的发展,我国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同时,实行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分)我国在土地制度上进行的创新和探索体现了面对新的实践,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思维。(2分)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2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党和国家有责任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2分) 3(17分)如何才能快速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世界各国都在思考,都在寻找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他们有的移植美国模式,却水土不服;有的独自摸索,却徘徊不前。有没有另外一条道路可供选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许多地方因地制宜,创造出多种富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温州模式”是一典型。“温州模式”以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兴起闻名,其突出特点是“小商品、大市场”,即从日用小商品起步,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强,使个体私营经济得到充分发展。目前个体私营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的96%,税收占70%,外贸出口额占95%,从业人员占全市职工的80%左右。 温州的个体私营经济在其发展中也曾吃过不讲信誉的苦头,温州产品曾一度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同时也存在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开发能力弱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发展,温州人提出了“以民引外,民外合壁”的发展的战略,要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加工制造业,提高产品质量,迎接“温州模式”发展新的春天。 (1)运用经济常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认识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如何使其健康发展。(6分) (2)发展模式不是“样板”,无法复制和照搬。怎样选择经济发展的模式,请从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的思考。(6分) (3)结合“温州模式”,说明在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中政府应发挥怎样的作用?(5分) (1)①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可以扩大就业,活跃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等。(3分)②个体经营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保护、引导、监督和管理。要调整和提升个体私营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勇于创新。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技术含量,提高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3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在选择发展模式问题上,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但不能照搬照抄,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3分)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各地区发展情况不一样,简单拷贝别人的发展模式,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各地依据自身的发展情况量体裁衣,科学发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好模式。(3分) (3)政府要履行经济管理职能,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经济信息,进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2分)履行文化职能,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分)履行社会公共职能,维护社会安定,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各种公共设施。(2分) 4(30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浙江多山靠海,可耕地少,人均耕地仅占全国平均的40%,铁、煤、油等大宗工业原材料紧缺。浙江经济发展被称为“零资源经济”。嘉善不产木材,却建成了经营规模庞大的木业市场;海宁没有毛皮,却拥有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嵊州不生产布,却成了“领带王国”……浙江目前拥有这样年产值亿元以上的“零资源”区域块状特色经济306个,年产值达到4500多亿元。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发展为“零资源经济”强省,与政府的开明政策分不开:一是对经济发展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提出了允许小商品生产贸易的政策和“八八战略”等;二是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营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法制环境,规范了市场的发展;四是率先提出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战略,建立起了覆盖全省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材料三:在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成为能动的经济创造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成为巨大的社会凝聚力。我们要坚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新时代“浙江精神”。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分析浙江发展为“零资源经济”强省的原因。(10分)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简述浙江省政府在“零资源经济”发展中履行的职能。(10分) (3)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坚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浙江精神的必要性。(10分) (1)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4分)②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制定适应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划,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6分) (2)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营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法制环境;(3分)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对浙江经济发展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3分)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率先提出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战略;(2分)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实现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2分) (3)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奋进。坚持“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4分)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应积极促成新事物的成长。“勇于创新”的浙江精神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发展浙江精神正是其内涵的必然要求。(3分) ③立足浙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坚持和发展浙江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能够使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取得成功。(3分) 5(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12月18日,投资257.02亿元的南京至安庆城际铁路在安徽铜陵宣布正式开 工。其建成后,将与沪宁、宁杭城际铁路及沪杭甬客运专线一起,组成未来的长三角新型快速客运网,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1—2小时交通圈”,并直接使这一重要的客运网延伸至安徽境内,沿线近2000万人口也将直接被纳入到长三角新型快速客运网之中。2008年底,合蚌(合肥一蚌埠)铁路、阜六(阜阳一六安)铁路、宿淮(宿州一淮安)铁路陆续开工建设。 据铁道部测算,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铁路发展规划,2009年铁路计划完成6000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完成这一规模的投资,需用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能够提供600万个就业岗位,可以直接带来全国GDP增幅提高1.5%的拉动效应,对我省这一拉动效益更是明显。 (1)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通过加快铁路建设,可以取得“一石多鸟”的效果,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省建设多条铁路可以产生哪些经济影响?(9分) (2)从政治生活角度,评价政府大力推进长三角新型快速客运网的决策。(11分) (3)分析我省以铁路建设为突破口,加快铁路建设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1)①有效扩大内需,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3分)②可以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3分)③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我省铁路沿线的发展,促进城镇化。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中部地区的崛起。(3分)(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①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推进长三角新型快速客运网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②政府行使经济建设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 (3分)③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分)④政府把该管的事管好。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经济的调控,保持经济持续增长。(2分) (3)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滑的风险,加大铁路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发展,遵循了经济发展规律。(3分)②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根据新的发展形势.通过铁路建设,可以带动其他投资,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3分)③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根据扩大内需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需要,通过铁路建设,实现经济整体又好又快发展。(3分)④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铁路建设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有效促进扩大内需。(3分)(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30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浙江多山靠海,可耕地少,人均耕地仅占全国平均的40%,铁、煤、油等大宗工业原材料紧缺。浙江经济发展被称为“零资源经济”。嘉善不产木材,却建成了经营规模庞大的木业市场;海宁没有毛皮,却拥有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嵊州不生产布,却成了“领带王国”……浙江目前拥有这样年产值亿元以上的“零资源”区域块状特色经济306个,年产值达到4500多亿元。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发展为“零资源经济”强省,与政府的开明政策分不开:一是对经济发展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提出了允许小商品生产贸易的政策和“八八战略”等;二是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营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法制环境,规范了市场的发展;四是率先提出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战略,建立起了覆盖全省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材料三:在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成为能动的经济创造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成为巨大的社会凝聚力。我们要坚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新时代“浙江精神”。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分析浙江发展为“零资源经济”强省的原因。(10分)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简述浙江省政府在“零资源经济”发展中履行的职能。(10分) (3)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坚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浙江精神的必要性。(10分) (1)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4分)②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制定适应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划,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6分) (2)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营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法制环境;(3分)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对浙江经济发展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3分)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率先提出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战略;(2分)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实现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2分) (3)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奋进。坚持“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4分)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应积极促成新事物的成长。“勇于创新”的浙江精神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发展浙江精神正是其内涵的必然要求。(3分)③立足浙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坚持和发展浙江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能够使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取得成功。(3分) 72008年11月26日,首都各界人士齐聚人民大会堂,共同欣赏中国红歌会。“中国红歌会”节目自2007年举办以来,共有13万多人报名参与,3000多人通过卫视荧屏演唱红歌,收看节目的观众超过2亿,100多万人次通过短信、电话、网络表达对红歌的喜爱,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红色旋风”。(红歌主要是指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的歌曲。) (1)中国红歌会从内容到形式的变化对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何启迪? (2)现在部分青少年对红歌了解不多,传唱甚少。为此,党和政府倡议青少年多唱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红歌。请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党和政府提出这一倡议的原因。 (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2分)必须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探索和创新,着力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2分)必须坚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先进文化。(2分) (2)党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加强党对思想文化的领导。(2分)政府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促进红色文化建设。(2分)提倡青少年唱响红歌,有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2分) 8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08年12月5日公布了《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简称《方案》),《方案》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某校高三(2)班以《税费改革与汽车行业的生产与消费》为题分组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组同学就《方案》的实施对国内汽车生产的影响进行问卷调查。除赞成油价税费改革方案的人以外,还有人提出了如下建议:①国家对汽车等相关行业给予高额补贴;②进一步提高燃油税率;③利用国际能源价格下降,加大石油进口;④大幅度降低我国成品油油价。 第二组同学就《方案》的实施对国内汽车消费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如下情况: 将减少用车频率的 持观望态度的 购买小排量车型的 购大排量车型的 长期使用电动自行车的  42.22% 17.6% 33.1% 6% 18.1%  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汽车市场销量锐减,国内汽车销售市场不景气,汽车行业的“严冬”正在来临。 第三组同学通过网上查阅,收集了如下信息:《方案》起草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基层实际,几易其稿。2008年12月5~12日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各类反馈意见48643条。他们认真研究吸收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完善了《方案》。 (1)假如你参加第一组同学讨论,请选择其中一项建议,研究其合理性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2)随着《方案》的实施,针对第二组同学的调查结果,请你为汽车行业的突围下招。 (3)第三组同学收集的信息,对我们求索真理有何启示? (4)请用一句话,概括本课题内容研究的社会价值。 (1)围绕其中一项,简述合理性和负面影响各一点,即可。 措施 合理性(2分) 负面影响(2分)  ① 通过宏观调控,调整利益关系,有利于暂时渡过难关。 容易形成行业的长期依赖心理,不利于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② 一定程度上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会影响消费者利益;不利于扩大内需。  ③ 利用两种资源,弥补我国资源短缺 容易受国际油市震荡影响,加大我国经济安全的不确定性;增加石油进口依存性;不利于资源的合理而有效地利用。  ④ 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资源节约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油价下降必将加剧CPI的快速回落,可能导致从通货膨胀走向通货紧缩,影响石油企业的发展。  (2)①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引导和支持汽车行业发展。(2分)②企业要自主创新,积极打造自主品牌;促进汽车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小排量汽车生产。(2分)③消费者应响应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同时应注重绿色消费、科学消费。(2分) (3)①实践决定认识;(2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2分)因此,要做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分)。 (4)答案中如出现“公平”、“节能”、“环保”、“结构调整”、“引导消费”等词眼,即可得满分。(2分) 9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某校高三(1)班以“辉煌的三十年”为主题召开班会,纪念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来自农村的小明同学激动地向城里的同学们介绍家乡的巨大变化:“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广大农民勤劳致富,现在我们农村的马路宽了,房子高了,农民的口袋鼓了,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越来越富裕的生活。” (1)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小明家乡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班会课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小强说:“现在广大人民都从内心真诚感谢中国共产党,是改革开放的科学决策和党的富民政策帮助我们快速走上了致富之路。” (2)广大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发自内心的感谢,说明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班主任张老师说:“改革开放不仅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裕,而且催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但现阶段,落后、腐朽的文化仍然存在。确立全社会普遍奉行的道德规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请大家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展开讨论”。 (3)如果你是该班同学,请列出你交流发言的提纲。 (1)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正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2分)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解决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必由之路。(2分)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农民群众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推进农村改革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分) (2)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2分)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分)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2分) (3)①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要求。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③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④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每点2分,学生答出3点即可得6分) 10(32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2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材料二: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会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个方面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1)运用政治常识,说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指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性。(13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一轮农村改革?(10分) (3)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观点,谈谈你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体要求的认识。(9分) (1)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分)重要性:①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3分)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才能使党做出正确的判断,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及时协调各方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才能发挥党的组织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分)③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 (2)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积极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2分)②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发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严格规范各项“三农”制度和政策,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从而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2分)③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态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安全,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2分)④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发展。(2分)⑤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统筹兼顾,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2分) (3)①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搞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受教育,可以使广大党员干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3分)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当前国内经济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实践,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3分)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搞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活动,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3分) 11(32分)材料一 2008年,国内经济形势跌宕起伏。年初,经济过热苗头显现,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双防”成为首要调控任务;年中,GDP增幅回落,物价压力稍缓,“一保一控”成为关注焦点;年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投资、出口增幅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凸显,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成为当务之急。 材料二 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势(图9)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10分) (2)党和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表明了哪些政治学道理?(10分) (3)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和国家及时调整经济政策的必要性。(12分) (1)材料一表明中央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改善宏观调控。(2分)中央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改善宏观调控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分)能够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4分) (2)党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坚持科学执政,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应对复杂局面的执政能力显著增强;(4分) 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表明国家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分)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还表明党和国家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4分) (3)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党和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了及时调整。(3分)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要坚持具问题具体分析。中央根据2008年不同阶段的经济形势特点,调整了经济政策。(3分) 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党和国家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对经济政策进行及时调控,保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3分) 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2008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中央抓住时机,果断决策,及时调整经济政策,防止了事态恶化,确保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3分) 12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问题。围绕“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某班学生认真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某市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从本地区乡镇企业发达、工商资本充裕的实际出发,大力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农业,通过“以工建农、工业反哺农业”的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带动了数万农民增收。同时通过大面积建绿、严标准治水、高起点生态修复,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扩大财政投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1)结合材料说明,该市的做法是怎样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6分) 材料二: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出打工的农民返乡人数增加,就业形势增加了新的压力。针对这一情况,该市实施“一村一业、一村一企”战略。通过制定鼓励投资农业、农村的优惠政策,推动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各种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对返乡农民工开展科技培训,使他们学习各种技能,尽快实现再就业。 (2)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上述材料对农村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有何启示?(6分) 材料三: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2008年7~8月间,该市选聘了1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有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愿望;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组织纪律观念强,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年龄在3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3)请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谈谈大学生村干部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6分) (1)①大力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农业,通过“以工建农、工业反哺农业”的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②扩大财政投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③通过大面积建绿、严标准治水、高起点生态修复,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④通过“以工建农、工业反哺农业”的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带动了数万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坚持统筹兼顾。(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①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在当地就业。②要帮助农民工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鼓励返乡农民工开展自主创业。③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的农民科学文化和技术水平。④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者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大学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大学生在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的过程中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③人生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需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④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不断提高个人素质。(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13(27分)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面对金融危机,有些企业认为危机并非都是危险,危险之中孕育着机遇。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开辟稳健发展的新路径。 (1)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分析下列企业抓住机遇实现稳健发展的做法。(10分) 企业的做法 经济学道理  好帮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美国客户研究出来的欧美市场消费特点来生产产品,逆市杀入欧美,成为该公司新的经济增长极。   淄博江辰时装有限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员工权益保护和环境保护,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订单不减反增,与2008年相比,增加三成多。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银、嘉源、荣昌三大羊绒纺织企业,以加快产业技术升级为重点,改变”贴牌加工”模式。企业2009年的加工订单已经排满。   佛山市三水区一纺织服装企业利用股权结构来促进生产、销售,把销售客户作为企业股东,这种新的管理体制使企业不仅没受影响,反而增幅很大。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25亿美元收购挪威海上钻井公司(AwO)l00%的股权。这是中国企业最近成功实施海外收购的一个经典案例。    (2)分析说明上述企业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稳健发展的?(9分) 材料二: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A省目前钓有100万外出务工人员从省外返回。省政府应对当前形势,迅速出台措施呵护农民工。如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开辟绿色通道。为暂时离开就业岗位的农民工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和竞争就业能力。 (3)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A省政府出台措施呵护农民工的理由。(8分) (1)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2分)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2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发自主品牌。(2分)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管理体制,促进企业生产和销售。(2分)通过并购,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2分) (2)①要尊重经济规律,面向市场,根据欧美市场消费者特点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3分)②要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通过科技和管理创新,实施并购,创造条件,把企业做大做强。(3分)③要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3分) (3)①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政府应依法保护农民工等享有就业,接受职业培训和获得社会保险的权利。(3分)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政府出台措施呵护农民工,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分)③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构,具有组织经济、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因此,政府出台措施呵护农民工是其重要职能。(2分) 14为庆祝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资料和问题,请你参与研究并解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78-2007年间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  注:我国GDP:1978年为3624.1亿元人民币;2007年为246637亿元人民币,年均增幅在10%以上。我国进出口总额:1978年为206.4亿美元,2007年为21738亿美元。 (1)指出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4分) 材料二: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我们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3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不断跨上新台阶。事实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7分) 材料三:2008年版《中国外交》白皮书指出, 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经同世界1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近300个国际公约。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稳定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取得重要进展。多边外交丰富多彩,更加活跃,我国的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3)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10分) (4)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请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的意义。(6分) (1)(4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人民收入大幅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城乡经济发展还不够协调。 (2)(7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分)解决这一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1分)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1分)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1分)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1分)通过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能够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1分) (3)(10分)①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3分)②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2分)③我国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2分)④我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1分)⑤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分) (4)(6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明确指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1分)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1分)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1分)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1分) 15(23分)受罕见自然灾害的折腾、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的冬天成了中国经济的“寒冬”。 时光在逼人的寒气中进入2009年,国家力量在迅速凝结,民族信心在不断积聚,政府策略在不断见效……。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两幅图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多 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支持企业发展。请说明国家为什么要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帮助企业 “过冬”?(7分) 材料二:针对一些出口加工企业减薪裁员导致的大批农民工返乡现象,某县县委县政府 于2008年底出台了若干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暖冬”政策 ◆扶持兴办企业。在信贷、税收、办证、土地使用、各项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 ◆鼓励二次创业。动员和安排有资金、有技术的农民工到县内工业园区就业或创业。 ◆充实村级班子。利用村级换届的时机,把有一定市场经验、有组织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吸收到党组织和村级班子。 (2)请你为该县进一步落实“暖冬”政策提出两条建议,并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理由。(6分) 材料三:2009年春节消费不仅没有降温,反而更加火爆。据商务部监测,春节黄金周,全 国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900亿元,同比增长13.8%。四川汶川、北川、青川等灾区商品供应丰富、物价稳定,灾区人民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自古以来,中国人独有的“过年情结”——冷了什么也不能冷了过年,成了消费市场的强劲动力。 (3)中国人“冷了什么也不能冷了过年”的过年情结蕴含了哪些传统文化的道理?(4分) 材料四:福建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2009年省政府将力促区域联动、城乡协调发 展以推动内需,完善“9·8”投洽会等重要平台功能,积极开展闽港澳贸易投资合作,加快推进“三通”发展,形成内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据福州海关统计,2009年1月份,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8.7亿美元,比上月增长14 8%。 2009年春节过后,福建沿海某童装集团决策层在安排2009年内外销比例意见如下 董事会成员 甲 乙 丙 丁 董事长 备注  内外销比例 5:5 10:0 3:7 6:4 ? 该企业是出口型企业,资金自述力量雄厚,品牌产品2个   (4)如果你是该集团董事长,根据目前国内外形势和相关政策,运用矛盾观点为你倾向的 意见阐述若干看法。(6分) (1)①2008年我国GDP增长呈逐季下滑之势;2∞8年我国仍然存在贸易顺差,下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增速呈逐月下滑之势。(3分) 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或加大财政支出的范围和力度)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或多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是应对日益严峻经济形势的要求;这一政策组合拳有利于支持企业融资和技术改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宏观调控目标。(4分) (2)①建议:安排一定的创业资金,帮助困难返乡农民工从事个体经济;完善就业服务中心,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指导;实施职业技术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就业本领;联系商品供销市场,为创业农民工分担后顾之忧。(2分,考生答两个方面即可,如从其他角度提出建议,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②理由: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享有生存权和发展权;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职能。(4分,考生答两个方面即可) (3)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过春节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分)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不因困难和灾难放弃过年传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2分) (4)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求一分为二看问题。企业要全面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和自身实际,合理安排内销和外销的比例。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认清当前出口还没有根本好转的形势,企业要以扩大国内市场为主。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企业在资金、技术和品牌上有优势,可以着重发展外销。④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企业可借沿海优势,毗邻港澳和“三通”发展的有利条件,发展外销。⑤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要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推动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合理安排内外销计划,扭转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不利的局面。(6分)(考生赞成甲、丙、丁其中一种意见,只要从上述所列观点其中的三个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均可给分。若选择倾向乙的意见,表达的哲学观点正确,最高得2分。) 16(2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A地区地处山区,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人均土地仅一亩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个地方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一举摆脱了靠国家救济的贫穷面貌。但由于土地生产规模太小,近十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当地农民流向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务工,使劳务收入人均增加700多元,有的还在城里安家落户。与此同时,农村土地弃耕、抛荒现象也比较严重,一些乡村干部强迫农民将土地低价转让给客商经营,农民意见很大。 材料二为解决生产规模小、土地弃耕问题,当地政府通过信访、实地调查研究等途径问 计于民。众多农民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数千条有关土地利用、增收的意见和建议供政府参 考。该地区政府最后作出了“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决定。同时,强调“土地流转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这一政策得到了农民的理解和支持。 (1)对本地政府允许土地流转的决定,个别农民表示不解,认为搞土地流转就是要在农村实行土地私有制,没有实际意义。假如你是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解答这些农民的疑问。(6分) (2)该地农民是通过什么方式参与民主决策的?结合材料二,说明农民的民主参与对政 府决策的作用。(6分) (3)运用《生活与哲学》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分析A地区政府的改革举措。(5分) 材料三为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该地B镇举行了一次农民赛歌会,受到农民的欢迎。下面是该镇两位农民观众对采访记者的谈话。 观众1:“我们收入不多,不敢奢望观看高雅艺术的演出。我们平时文化生活单调,往往靠喝酒、打牌、看电视消磨时间,有时能看场免费的大戏l心里就很高兴。” 观众2:“现在唱的基本都是一些老歌,即使是新创作的歌曲,专门反映我们农民生活的歌曲也实在少。” (4)结合材料三农民观众的谈话,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谈谈如何更好地满足』一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6分) (1)①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土地流转只是经营权或使用权的转让,没有改变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2分) ②实行土地流转有利于完善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增加转出土地经营权的农民的收入;(2分)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或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2分) (评分说明:若从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等角度回答可酌情加2分,但最高不能超过本小问的满分。) (2)①该地农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分)②农民的民主参与有助于政府决策充分反映民意,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有利于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对政府决策的理解,调动农民积极性,推动决策的实施。(4分) (3)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的普遍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以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分)②A地区政府通过实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改革措施,完善了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2分) (4)①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2分)②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切实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2分)③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深入农村基层,加强文化创新,提供更多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2分) 17(4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2008年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二 2008年10月,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再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税。“三率”一起调整,在我国经济史上实属罕见。 材料三 当今时代,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约占GDP的1/5。 (1)简要说明材料一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哲学道理。(9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调整“三率”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12分) (3)结合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谈谈材料三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9分) (4)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如此高度重视经济发展问题。(12分) (1)①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 要求,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②提出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体现了发挥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③要立足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有机统一。(9分) (2)①调整“三率”,属于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发展实行宏观调控。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增加银行的可贷资金,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下调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还贷负担,促进企业生产发展;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和暂免征收利息税,有利于促进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12分) (3)①当今时代,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 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标志。②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③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9分) (4)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维 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必须以发展经济为基础。②我国政府担负着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③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12分) 18(42分)福建省牛年春节旅游市场的红火,给深受金融海啸冲击的各行业带来了一丝暖意。 材料一: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以大熊猫“团团圆圆”为原型设计的花灯在台北牛年灯节成为一大亮点;福州马尾区在与马祖共同举办的2009年“两马同春闹元宵”中展示的“盛世太平鼎”灯,环绕着六条雄壮威武的四爪瓷龙,寓意“六六大顺、国泰民安”,三条鼎足由狮头、狮足构成,深合马尾内含三江、外通四海之意。 (1)材料一反映了传统文化及其发展的什么道理?(10分) 材料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福州市旅游局根据这一变化,充分利用福州拥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人文资源和温泉、海岸线、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努力打造精品线路,不断推出“自驾游、亲子游、农家乐”等新的旅游项目,凭借“文化品牌、体闲品牌、生态品牌、温泉品牌”的打造开创福州旅游的新局面。 (2)结合材料二,谈谈福州市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0分) (3)2009年是中国的“生态旅游年”。请你以所熟悉的漳州地区任一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为例,从政府履行职能的角度,提出两条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10分) 材料三:2009年春节旅游市场面临境外游客骤降的不利局面,我省旅行社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开发和利用本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旅游团队报价低于去年同期的前提下,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接待旅游者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ll.7%;旅游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7.3%。实现牛年“开门红”,有力地拉动我省经济的发展。 (4)上述材料对我们应对金融危机,加速海西经济发展有启示?(12分) (1)①元宵闹花灯等中华民族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2分)②台北和马尾闹元宵,反映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4分)③“团团圆圆”、“盛世太平鼎”等花灯,反映了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同时必须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推陈出新。(4分) (2)①立足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开发旅游线路和项目,开创福州旅游的新局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4分)②适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努力打造精品线路,做到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分)③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努力打造文化、体闲、生态、温泉品牌,做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3分) (3)必须结合所选择的漳州地区任一人文、自然旅游资源,提出2条切实可行的建议,还要简要结合政府职能知识说明道理。(10分) (4)①坚持以市场为基础,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实现经济发展。(3分)②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确定商品价格,能促进消费的发展。(3分)③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科技、管理,诚信经营,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3分) ④在不利的国际市场环境下,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3分) 19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 (单位:%) ┌───────┬─────┬─────┬─────┬─────┐ │ 国家和地区│ 1978 │ 1990 │ 2000 │ 2006 │ ├───────┼─────┼─────┼─────┼─────┤ │ 世界总计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 美 国 │ 37.3 │ 19.3 │ 27.7 │ 22.8 │ │ 日 本 │ 18.2 │ 30.5 │ 10.4 │ 7.8 │ │ 欧元区 │ 15.9 │ 25.8 │ 18.5 │ 13.1 │ │ 印 度 │ 1.2 │ 2.1 │ 1.4 │ 4.2 │ │ 中 国 │ 13 │ 2.4 │ 7.4 │ 14.5 │ └───────┴─────┴─────┴─────┴─────┘ 另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6年,中国经济对世界GDP增长的拉动已由1978年的0.1个百分点提高到0.55个百分点,仅次于美国(0.86)。 材料二:2008年9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言中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虽然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收入水平仍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还很落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任务还很繁1,道路还很漫长。 (1)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说明材料一反映的主要信息。(4分) (2)结合我国外交政策简要分析材料一所示中国之变化的原因。(4分) (3)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上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温家宝总理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的发言?(7分) (1)材料一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4分)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4分) (3)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勇于承认、揭露和分析矛盾。既要看到我国已经取得的成就,也要正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2分)②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充分肯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又不可忽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3分)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前途是光明的,但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任重道远。(2分) 20就业是民生之本。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就业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走访、问卷等方法,对我国的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 同学们了解到,“许多人无事干”的同时,“许多事无人干”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不少人特别是大学生毕业以后“高不成,低不就”,给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与前些年相比,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就业人员的创新能力、再学习能力、吃苦和敬业精神。 (1)你认为个人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就业问题? 同学们重点学习了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就业问题的论述。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同学们就如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就政府如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几点建议。 同学们还了解到,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使原本以拥有大学生为荣的农民家庭遭遇尴尬,心理失落比所欠下的巨额债务更沉重。为此,同学们走访了附近的几户农民家庭。有农民说:“读了大学也难找工作,这书怕是读了也没什么用”。 (3)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部分农民的这种认识。(8分) (1)①加强文化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踏实的工作作风,加强纪律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自主创业能力。②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勇于接受市场挑战,积极参与就业市场竞争。③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6分) 说明:围绕劳动技能、吃苦敬业、就业观念三方面回答,每方面2分 (2)①政府要切实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引导,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②政府要加强文化建设的职能,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展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4分) (3)①经济决定文化。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市场用人需求、农民的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等是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4分)②部分农民的这种认识具有不合理性,是消极的。因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只有不断“读书”,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读书”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读书”,才能不断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到充分展示。(4分)说明:学生能辩证分析的给4分。阐述理由其他说法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21五星红旗飘扬太空,世界目光聚焦中国。 材料一:2008年9月28日,我国航天员在顺利完成首次空间出舱任务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的国家,中华民族漫步太空的梦想终成现实。,这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有一位老华侨曾经深情地说,“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神舟能飞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说明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政治学原因。(10分) 材料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的首次飞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技术难度更大,可靠性要求更高,状态变化更多,对任务的组织实施提出了更高标准。广大航天工作者立足国情,以勇攀高峰的昂扬斗志、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沉着冷静的良好心态、顾全大局的协作精神,成功突破飞船气闸舱、舱外航天服、航天测控中继卫星、伴飞小卫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胜利实现“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的目标,为下一步自主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奠定了基础。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人在自己的事业中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9分) 材料三:载人航天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载人航天工程一次次被列入中南海的议题,北京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次次出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影,殷殷嘱托,亲切关怀,鼓舞着广大航天人不断攀登高峰,不断书写载人航天的新篇章。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11月7日举行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庆功大会上,还亲自为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颁发“航天功勋奖章”和证书。神七工程寄托着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的热切期盼。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我国航天工作者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条件有哪些?(9分) (1)①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政府履行文化职能,发展科技事业的需要。②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③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④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民族自豪感。⑤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每点2分) (2)①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我国航天人自觉遵循万有引力规律和认识发展规律办事,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3分)②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条件出发。我国航天人立足国情,脚踏实地,顽强拼搏。(3分)③培养正确的主观因素。在艰苦条件下,我国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3分) (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1分),我国航天工作者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奉献社会:①社会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包括较为先进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的鼎力支持。(4分)②我国航天工作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良好的主观条件。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爱岗敬业,顽强奋斗,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4分) 22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外形简练、古朴典雅的“祥云”火炬,一经亮相便让人惊艳。这支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的火炬,身上每一个细节,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某中学高二的十位同学好它展开了兴趣探究活动。 同学们发现祥云火炬蕴含许多中国元素:“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火炬造型;源于汉代的中国红设计……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祥云火炬蕴含大量中国元素有何意义?(6分) 同学们在采访“祥云”总设计姚映佳时了解到:火炬设计除了以中华文明作为创意源泉,并以 开放的姿态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成果,在保持鲜明中国特色审美的同时,充分发挥华夏文明特有的 包容性,使之成为跨文化的全球创新设计精品。 (2)根据以上采访信息,分析祥云火炬设计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4分) 他们还了解到:“祥云”的设计彰显了北京奥运三大理念(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它 不仅有亮丽的外表,更有高科技铸造的“内心”,设计者把航天技术融入到火炬内部设计之中。火炬所用燃料叫丙烷,价格低廉且符合环保要求,火炬制作成本不足1500元。 (3)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上述信息中“祥云”的设计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启示?(4分) 采访结束后,同学们深深地感悟到“祥云”所蕴含的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他们不禁想到那位 用身体奋力保护火炬的残疾运动员一一金晶,她确实是中国“最美丽的火炬手”。 (4)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诠释金晶“美”在何处。(4分) (1)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设计中包含大量中国元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更 多地了解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 展过程中继承。中国元素的设计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③设计中包含大量中国元素体现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追求,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每点3分,答出2点即可,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2)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别相互联结的。祥云火炬在保持鲜明中国特色审美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华文明特有的包容性,使之成为新文化的全球创新设计精晶,充分体现了事物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高度统一。②联系的观点。“祥云火炬以中华文明作为创意源泉,并以开放的心态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成果,充分说明联系是普遍的。”③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的观点。祥云火炬诞生的过程,既是一个文化继承与发展、创新的过程,又是一个传绕文明与现代高科技结合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唯物班证法的发展观和创新观。(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3)贯彻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做到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4)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珍惜公民权利的同时,更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金晶用她的实际行动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利益②金晶面对”藏独”分子,毫不畏惧,体现了她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捍卫了圣火尊严和奥运精神。她的行为是对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每点2分) 23 (30分)材料一:2008年12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鼓励在索马里沿海打击海盗行为的所有国家和区域组织建立一个国际合作机制,作为国家、区域组织和国际组织之间就打击索马里沿海海盗行为和海上武装抢劫行为相互沟通的联络点;并考虑建立一个区域信息中心,以便交流有关海盗行为的信息。安理会还在决议中指出,安理会有关军火禁运的决议未能强制实施,使海盗随时可以取得军火和弹药,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海盗行为日益猖獗。 材料二:中国向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派遣军舰护航是依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并参照了有关国家的作法,目的是保障过往这一海域的中国船只和人员的安全,以及有关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船只的安全。这符合国际法,符合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也符合索马里政府的请求。此举体现了中国政府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今后中国的外交、中国的军队将继续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材料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前夕。海政文工团王磊创作了《奔赴索马里…中国海军赴远洋打击海盗之歌》,鼓励海军出赴索马里。歌词如下:奔赴索马里,巡航亚丁湾,中国海军豪情走向深蓝。乘风破浪,舰旗飘展,中国海军为和谐海洋亮剑:中华勇士,铁血儿男,无畏征程,早有郑和六百年。英雄水兵,勇往直前,重任在肩 祖国会看到我凯旋。 (1)结合材料分析国际组织的作用。(10分) (2)材料是从哪些方面体现中国政府致力子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10分) (3)《奔赴索马里》歌词中是如何蕴含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10分) (1)①国际组织的作用是复杂的,对各个组织的作用是要进行具体、辩证、历史的分析。(2分)②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在索马里沿海打击海盗行为的决议等等说明了这一点。(4分)③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其局限性,各成员的利益存在不同程度矛盾,往往影响国际组织能力的发挥。安理会有关军火禁运的决议未能强制实施就说明了这一点。(4分) (2)①近年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盗问题成为一大国际公害,向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派遣军舰护航符合国际法,符合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也符合索马里政府的请求;体现了中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为保障该海域的和平与安全发挥积极作用,对于维护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和平与安宁必将发挥积极重要作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5分)②面对中国船舶和人员在问题海域面临的严重威胁,派遣军舰护航目的是保障过往这一海域的中国船只和人员的安全,以及有关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船只的安全。中国政府此举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维护中国利益的决心。(5分) (3)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4分)②《奔赴索马里——中国海军赴远洋打击海盗之歌》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体现爱国主义主题。(2分)③“奔赴索马里,巡航亚丁湾,中国海军豪情走向深蓝。乘风破浪,舰旗飘展,中国海军为和谐海洋亮剑。”体现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2分)④“中华勇士,铁血儿男,无畏征程,早有郑和六百年。英雄水兵,勇往直前,重任在肩祖国会看到我凯旋”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分) 24(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导致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此次金融危机以利率的不断上升和房价持续下跌为导火索,其根源是由于相关衍生产品包装过度以及金融机构财务杠杆过高,放大了金融市场风险,使房价及利率的波动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造成市场的整体波动,演变为全球性危机。此外,在进行一系列金融创新的同时,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缺位,没有及时跟上金融形势和金融创新的发展。 材料二:美国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自出笼后一波三折。美国政府2008年9月20日将救市方案提交国会,9月29日众议院否决了救市方案。尔后,救市计划又推出了新版本,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于10月1日和3日投票通过了经过修改的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随后,布什很快签署方案付诸实施。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对市场加强调控的必要性。(10分) (2)“房价及利率的波动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造成市场的整体波动,演变为全球性危机。”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说明。(10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美国政府与议会之间的关系。(10) (1)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固有弊端。(5分)美国为了一些部门的眼前利益,没有很好地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盲目决策,调控不力,监管滞后,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5分)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美国经济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5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部分的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此次全球性危机的爆发,与美国经济这个关键部分密切相关,而美国市场的整体波动又直接缘于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5分)。 (3)美国宪法将立法权授予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国会有权监督行政执行情况、经费开支等(6分)。因此,金融救市方案由政府出台,必须得到国会批准,由总统签署方案,才能实施。(4分) 25(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我国政府正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应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中把民生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例如,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安排了28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安排了4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安排了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二:“事不避难,知难不难”。新华社时评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在困难和风险中准确判断形势,在挑战和考验中清醒把握方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国际经济环境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增强机遇意识,善于从变化中捕捉发展机遇,在逆境里培育有利因素。 材料三: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在诸多传统行业受到严重影响的时候,浙江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却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如利用浙江的科技、人才优势,实现了动漫产业的崛起。现在,浙江正在积极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努力激活全民的文化创意意识,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全面提升产业的文化含量,积极盘活社会资本,通过发展创意经济,为实现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创造独特优势、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增添新的动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财政在当前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价值。(10分) (2)根据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应对国际金融经济危机。(10分) (3)根据材料三,简述浙江省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12分) (1)①财政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的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为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3分)②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拉动经济增长。(2分)③国家调整财政支出方向、结构,支持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分)④财政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改善人民生活,扩大消费需求提供物质保障。(3分) (2)①坚持联系的观点,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形势的联系,分析和把握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各种条件,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应对。(3分)②坚持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3分)③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动采取相应的宏观政策;坚持两点论、两分法,正确认识前进路上的困难,也要善于在变化中捕捉发展机遇,在逆境里培育有利因素,促进经济增长。(4分) (3)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的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3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有利于发挥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突出作用。(3分)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能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3分)④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我省的综合实力。(3分) 26(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金融海啸摧毁“华尔街神话”,世界经济也随之陷入二战以来最深的衰退。在国内外形势急剧变化时,中国经济没有逃脱。从指标看,上半年乐观,下半年紧张。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对2008年经济的总体评价是: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温家宝总理指出,2008年,特别在下半年,我们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力度和节奏,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实践证明,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及时的、正确的、有效的,使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稳定了局势。 (1)试用哲学知识分析我国2008年的经济运行状况。(12分) 材料二:面对世界经济危机,国内经济下滑,从2008年下半年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确定4万亿投资计划;调高出口商品退税率;千亿规模减税;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居民购房;降低住房交易税费;进一步扩大“家电下乡”范围;大幅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暂免征存款利息所得税;放开贷款限制;加大对小企业贷款扶持;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中央财政拨付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加强宏观调控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作用。(10分) 材料三:温家宝总理指出:应对金融危机,我们要实施一揽子计划,把扩大内需、振兴产业和科技支撑结合起来。国务院组织制定了两大规划:一是扩大内需的十条规划,将去年出台的扩大内需的十条措施进一步具体和丰富;二是十个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 (3)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如何才能贯彻实施一揽子计划的调控措施。(8分) (1)(12分)①要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08年由于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我国经济有其受拖累的一面,也有主动和稳定的一面。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国经济的调整和运行状况明显好于各国,有希望最先走向复苏;但受国际环境和国内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尚需时日。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国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是争取主动,稳定局势的有效措施。④解决问题要抓住重点和关键。面对经济下滑,适时抓住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说明我国的调控是及时、正确、有效的。(每条中原理或方法论2分,说明2分,小计4分,讲清三条即可。如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等其他哲学知识来说明,只要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10分)①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1分)面对国内经济下滑,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或减少市场消极作用的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分)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1分)上述多项宏观调控措施直接惠及民生,在经济困难时期国家让利于民,保障民生,直接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努力。(2分)③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1分)宏观调控就是对经济运行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区别对待,统筹兼顾,力求经济的各环节、各方面优化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3分) (3)(8分)①必须切实履行政府的职能,根据具体情况,丰富和完善两大规划。②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服从中央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发挥地方各级政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关注人民的切身利益,贯彻落实好两大规划中涉及民生的项目。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依法行政,保证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顺利实施。(每点2分。只答书本知识,不结合材料,最多给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4分) 材料一 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向外界坦言自己最担心的两件事,一是农民工返乡,二是大学生就业。官方统计,当前中国失业农民工二千万。农民工已不再把土地当作自己的退路,也不再把打工看作种地之外贴补家用的一项额外收入,他们开始规划自己的打工生涯,并希望能融入城市,走出农民工这个身份模糊的地带。有识之士指出应该把“农民工变市民”作为当前启动内需、调整经济结构、改变城乡差距等一系列举措的龙头和主线。 材料二 宁波市“2008外来务工者文化艺术节暨2008农民文化艺术节”历时两个月于2008年11月4日胜利闭幕,艺术节以“共创、共享、发展、繁荣”为宗旨,围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宁波计划单列二十周年这一主题,推出了包括传统戏剧进农村,送书、电影进农村、乡村歌舞大赛、网页设计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新农村建设成就摄影展、新宁波人视觉艺术巡回展等文化活动。 材料三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1)从经济生活角度,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农民工变市民”需要创造哪些条件?(10分) (2)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的意义。(12分) (3)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根据材料二分析应如何培育新型农民。(12分) (1) (10分)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农民工在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2分)②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尤其是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2分)③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完善户籍制度改革。(2分)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工的城市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2分)⑤农民工要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2分)(如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能超过(10分) (2)(12分)①有利于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3分)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3分)③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分)④有利于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农村文化市场。(3分) (3)(12分)①政府要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3分)②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3分)③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促进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3分)④政府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创业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3分) 28(30分)材料一:第四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2008年12月20日上午9时在上海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也对两岸经济造成很大冲击。在这个关键时刻,两岸同胞更应当相互扶助,加强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定经济,改善民生。 (1)运用经济常识中有关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说明在两岸经济合作对应对金融危机中的重要性。(9分) 材料二:美国文化产业在一次次的经济危机中遇挫愈勇,以百老汇和好莱坞为代表的演艺、影视业往往成为萧条时期的经济增长点。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也成为普通美国人精神与梦想的救助站与孵化器。 从“军事立国”到“经济立国”,最终落实在“文化立国”,这既是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也是为应对经济发展问题而进行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 以亚洲金融危机为契机,韩国大力加强文化投入,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韩流”不仅拉动了巨大的本土消费,也带动了庞大的国际贸易。 (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在经济萧条时期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独特作用。(9分) 材料三:人民论坛杂志社2008年11月份联合人民网、新浪网等进行了题为“面对金融危机,你认为中国有哪些有利因素使我们可以将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危机悬疑调查:中国人信心有几何?”的调查,共有5436人参与。调查结果图示如下: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为什么中国公众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12分) (1)①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两岸共同市场有助于形成两岸大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市场的作用,促进两岸经济发展。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两岸共同市场有助于两岸经济的交流和经济联系的加强,实现互利共赢。③市场经济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两岸共同市场有利于两岸经济优势互补。④大陆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形成两岸共同市场,有利于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本小题每小点各3分,共9分,回答任意3点即可给满分)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萧条时期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刺激经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增长。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经济萧条期,繁荣文化艺术,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满足精神需求、凝聚人心、增强信心的效益。③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动力和智力支持。(本小题每小点各3分,共9分) (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履行经济建设等国家职能,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运行。②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责任,值得人民的信赖。中国政府在危机在采取了积极负责、切实有效的措施,并已取得成效。③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把执政兴国作为第一要务。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为中国与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应对危机和营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创造了条件。(回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酌情给分)(本小题每小点各3分,共12分) 29材料一:2008年12月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材料二:2007年12月中旬到2008年3月中旬,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调研组,就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问题到全国有关地区进行专题调研。经过认真综合比较,调研组最后选择了18个地方。东部地区10个,中部地区3个,西部地区3个。我省义乌市、温州市名列其中。 温州市,尊重和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形成和发展了“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说了千言万语,想出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的“四自精神”;“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民本和谐”的“温州人精神”,以市场取向改革激活发展动力,以差异化经营打造品牌经济,以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从贫穷落后的海港小城发展成为富裕发达的沿海大市,形成了独特的温州发展模式。 (1)从哲学角度看,你是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8分) (2)分析温州人以“差异化经营打造品牌经济”的唯物辩证法依据,并从文化生活角度总结温州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14分) (1)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其实质是“扬弃”。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分)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分)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2分)改革是一场广泛的、深刻的革命,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分) (2)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发展经济也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扬长避短,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温州人以“差异化经营打造品牌经济”正是这一原理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4分) 温州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分)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的影响。(2分)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2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1分)“温州人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温州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温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最深厚的动力源泉,它“以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将贫穷落后的海港小城发展成为富裕发达的沿海大市,形成了独特的温州发展模式”。(2分)③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1分) 30(3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世赞歌颂改革 农民喜唱新农村 2008年11月9日,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滁州市开幕。歌会以歌颂改革开放、歌颂美好家园、歌颂和谐新农村为主题,以“唱农民、农民唱、唱农村”为主要呈现形式,传递中国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心声,在人们心中播下创新、和谐、和美的种子,唱响一曲改革开放30周年的赞歌。 材料二:来自“中国十大名村”的代表首次欢聚在农民歌会,畅谈农村改革发展,闻名全国的农村致富带头人,有“华夏第一村”美誉的江苏省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说,“中国十大名村”的实践都证明了一个道理,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没道理,科学发展才是真道理。 (1)运用所学文化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举办首届中国农民歌会的重要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当前应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12分) (3)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平凡的历程和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党、治国的智慧与能力。结合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10分) (1)①首届中国农民歌会歌颂改革开放,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文化。(3分)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人民大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又是文化服务的对象,举办首届中国农民歌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3分)④有利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3分)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2分)当前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从经济生活的角度主要应做好从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分)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分)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分)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2分) (3)首先,我国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由中共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4分)其次,我国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有其重要意义的: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发展方向;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每点各2分) 3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中学高三学生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在某县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如下数据: 农业生产经营状态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农村社会事业 村民对村委会的满意率  农业科技贡献率 农产品加工率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懂技术农民所占比例 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比例 患病就医率   30% 20% 6年 10% 5% 60% 55%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指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1)材料一中抽样调查的数据说明了什么?(7分)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试分析培养新型农民的经济学依据。(12分) (3)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2分) (1)材料一中抽样调查的数据说明了该且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变;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较差;村委会建设有待提高。(7分) (2)①农民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培养新型农民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3分)②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3分)③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好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提高劳动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3分)④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3分) (3)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6分)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构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履行其职责的内在要求,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必然要求。(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2分) 表1:2006年—2007年GDP增长速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年份 总量 (亿元) 同比增长 (%) 收入(元) 同比增长 (%) 收入(元) 同比增长 (%)  2006 210871 11.1 11759 10.4 3587 7.4  2007 246619 11.4 13786 12.2 4140 9.5  材料一:2007年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0%,我国为37%。 (1)表1和材料一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4分) (2)结合表1,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谈谈当前我国应该如何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8分) 材料二:十多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11月5日,为抵御日趋严峻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务院提出了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唯物论依据。(10分) 材料三:在发达国家组成的西方七国集团财长会议、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4国集团会议、由世界主要经济体组成的20国集团特别会议、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以及欧亢区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努力把脉金融危机,寻找对策,并表示了将合作应对危机的决心。欧美国家努力寻求与我国的合作。世界迫切需要构建不依赖于美国的多元化货币金融体系和公平公正的金融秩序。 (4)结合材料三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回答,各国为何要与我国一起联手救市应对世界金融危机?(10分) (1)表一反映了近两年来我国GDP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2分)材料一反映我国最终消费率较低。(2分) (2)①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必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提高整体消费水平。 ③物价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国家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稳定物价,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④分配制度是影响居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不断增加广大劳动者的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 ⑤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每点2分,回答到4个要点即可给满分8分) (3)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3分)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整,都是从当时国民经济运行的具体实际出发的。(1分)同时,货币政策的运用和调整也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1分) ②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分)我国调整货币政策,是在尊重和利用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2分) (4)①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当前,欧美国家寻求与我国的合作联手应对金融危机是世界各经济体的共同利益所在。(4分)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3分) ③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并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世界迫切需要构建不依赖于美国的多元化货币金融体系和公平公正的金融秩序。(3分)(如联系我国国家力量、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来分析与我国一起联手救市,也可给1-3分,但最高分不超过10分) 33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为此,某校高三学生围绕着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开展了探究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几个材料,并根据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表一:1978年~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1978年 3645·2 381  2007年 249529·9 51000   表二:1989年~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 年份 1989年 2001年 2003年 2007年  城市 1374元 6860元 8500元 13786元  农村 602元 2366元 2622元 4140元  注:2007年以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1)以上两个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两个表格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如何解决表二中所反映的问题?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享受到实惠,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材料三:由于30年前的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上述材料体现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 (1)表一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表二反映了1989年到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财政收入的增长快于于居民收入的增长。(2分)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才使得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分)要解决表二中的问题就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3分)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民主执政是党的执政方式之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4分)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由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促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需要不断发展。(4分) (4)青年学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当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分) 34(32分)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各级政府应该怎样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14分) (2)全会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8分) (3)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说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所反映的哲学道理。(10分) (1)①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工作,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分)②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农民更加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保护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3分)③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3分)④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3分) (2)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分)②先进性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线。(2分)③先进性是党的本质属性,保持党的先进性,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农村改革的稳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分) (3)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坚持与日俱增,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2分)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2分)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体现了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3分)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体现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还要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3分) 35(32分)材料一:30-95r,中国改革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力。30年后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聚焦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土地制度、粮食安全、城乡一体化等热点议题众人瞩目,“允许流转土地经营权”更被媒体定调为“新土改”。 材料二: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鼓励、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发展农村的小额信贷,继续对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调控;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党为何如此重视农村改革?(10分) (2)结合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二中国家运用了哪些经济手段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10分) (3)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哪些哲学原理?(12分) (1)①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重视农村改革,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 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3分)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3分)⑧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2分)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党中央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改善民生,推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 (2)①利用财政手段,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2分)②利用货币政策,通过增加信贷投入,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分)③利用价格手段,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部分农用生产资料的销售价格,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3分)④利用土地经营管理政策,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民增加对土地等方面的投入;落实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走农业产业化道路。(3分) (3)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出台新的农村政策,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4分) ②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众人瞩目,是因为它对于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分)③坚持群众路线,主要应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正是这一哲学原理的体现。(4分) 36(32分)近期,甘肃、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陆续报告多起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截至2008年9月12日,患者达6244例,死亡4例。经查,患儿患病的主要原因是服用的“三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氨。后对市场奶粉和液态奶进行普查,发现伊利、蒙牛等品牌有的批次也含有三聚氰氨。三聚氰氨是一种非食品化工原料,按照国家规定,严禁用作食品添加物。我国约有1600万头奶牛,80%为奶农散养。三鹿等品牌奶粉中含有三聚氰氨,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中的蛋白含量以获取不义之财而人为加入的。这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其危害巨大,有人甚至称之为中国的“9·11”。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材料主要体现了有关市场经济方面的怎样的重要道理?为防止“三鹿奶粉”类似事件的重演,我国应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12分) (2)从吊白块到苏丹红,再到三聚氰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主要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益?消费者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的消费权益?(8分) (3)温家宝总理说:“有权必有责”。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中央启动了“问责制”,严肃处理了责任人,国家质监局局长引咎辞职,石家庄市委书记被免职,石家庄另有6名市级干部也被免职。试用所学政治常识道理说明我国为何要对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制?(12分) (1)①说明了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因而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把“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3分)②第一、要加强法治建设,对食品安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分)第二、要加强道德建设,使市场主体认识到诚信是立业之本;(3分)第三、要加强市场监管,对食品生产、运输、销售的各环节均要加强监管。(3分) (2)①主要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和知情权。(2分)②首先,消费者要有维权意识,受到侵害决不忍气吞声;(2分)其次,可采取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协调解、向行政部门申诉请求处理、提请仲裁,直至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分) (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必须维护人民的利益。(2分)②党的性质和国家机关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党政干部必须是人民的公仆,利为民所谋,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3分)渎职、失责行为,必须问责。(2分)③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3分)党政干部有权在手,也必须有责在身。(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7(32分)材料一: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重挫了人们的信心,使得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暗淡。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经济就是信心经济。温家宝总理在会见美国经济金融界知名人士时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表达出了中国政府沉着应对这场百年难遇的世界金融危机的信心。 表1:2007—2008我国CPI变化情况 时 间 07年 08年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CPI同比增长(%) 4.8 7.1 8.7 8.3 8.5 7.7 7.1 6.3 4.9 4.6 4.0 2.4 (约)1.5  注:消费品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是观察通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表2:2007—2008年我国GDP变化情况 时 间 07年 08年第一季度 08年第二季度 08年第三季度 08年第四季度  GDP同比增长(%) 11 10.6 10.1 9 (约)8.4  材料二:2008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多次调整。从年初的防过热、控物价,到年中的保发展、控物价,再到年末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充分显示出我国政府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材料三: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的挑战和解决国内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出台了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1)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4)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6)加快自主创新的结构调整。(7)加快地震地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8)提高城乡居民收入。(9)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10)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⑴联系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政府沉着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信心之所在。(14分) ⑵联系表1、表2和材料二,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0分) ⑶联系材料三,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8分) ⑴①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4分)②我国人口众多,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内市场广阔。(3分)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形成了较好的体制环境。(3分)④金融体系总体稳健,财政赤字规模较小,外汇储备充足,国内储蓄率较高,宏观调控强而有力。(4分) ⑵①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坚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年初,经济过热明显,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双防”成为首要调控任务;年中,GDP增幅回落,物价压力稍缓,“一保一控”成为调控的首要任务;年末,CPI回落,投资、出口增速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凸显,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成为当务之急。(3分)②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坚持从联系、全面地实际出发。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大国,宏观经济走势不能不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宏观调控目标的及时调整,就是党中央全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结果。(3分)③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坚持从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实事求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年初、年中、年末所处的状态,各不相同,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宏观调控目标的及时调整,就是从变化发展中把握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一种表现。(4分) ⑶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目的就是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分)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中,民生工程被摆在首要位置,就是政府对人民负责的一种表现。(2分)③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注重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灾后重建,居民收入的提高等坚持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分)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坚持做到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2分) 3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一个世纪以前,美国腐败的泛滥程度和恶劣后果也曾相当惊人。为了保证政府廉洁、防止金钱对权力的渗透和腐蚀,1883年以后,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了《彭德尔顿法》等一系列与抑制腐败密切相关的法律…… 20世纪以来,美国近80%的公共腐败案件是由联邦检察机构依据《腐败行为法》提出诉讼并由联邦法院进行审理的; 党派之间的相互制衡与监督,客观上有效的抑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再加上由公民组成的具有意愿、且敢于直面谴责腐败的社会群体力量的监督,使美国的腐败水平大大降低。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浙江各地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有的地方通过举办廉政漫画展览、征集廉政警句和廉政谚语、开办廉政专栏等系列活动,廉风常吹,警钟长鸣;有的地方开展党员干部家属“访贫思廉”活动,积极倡导扶贫济困;有的地方以“大手牵小手、共爱我的家”为主题,形成关爱廉政文化特色。 (1)请用《国家与国际组织》的知识分析材料一美国是怎样进行反腐败斗争的?(8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一谈我国应该怎样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12分) (3)请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说明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10分) (1)①美国通过立法机关---国会制定完备的法律,由法律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2分);②美国通过司法机关---联邦检察院、法院对权利进行监督和制约(2分);③美国通过民主党、共和党两个不同政党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衡,来约束和监督权力(2分);④美国通过民众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2分)。 (2)我国对权力有效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1分)。一是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要发挥人民群众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权力的运行(3分);二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完备的法律,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权力的行使有法可依(3分);三是要建立完备的监督体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新闻舆论和公众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权力系统内部的监督等(5分)。 (3)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分)。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并给给经济和政治以重大的影响。进行廉政文化建设,能够营造清正廉明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进经济的发展(2分)。②文化能够塑造人生。第一,进行廉政文化建设,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2分);第二,廉政文化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所以,进行廉政文化建设,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2分);第三,进行廉政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39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核心战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材料一:2006年,国家公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该纲要确定了我国科技发展的若干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前沿技术和研究计划。 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财政部2007年安排科技投入174亿元,并建立和完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制度;国家发改委加大对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支持力度;商务部安排专项经费,建设一批出口创新基地,有关部门正在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1)根据材料一,从国家履行职能角度,说明我国怎样才能实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材料二: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目前,随着我国财力的增强,财政用于保障民生和公共性事业的比重在不断加大,表明我国正着力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财政政策体系。 2007年中央财下预算支出安排 项目 “三农”支出 教育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金额(亿元) 3917 858.54 312.76 2019.72  比去年增长(%) 15.3 41.7 86.8 13.19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我国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的原因。 材料三: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统计显示,2007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51.1%,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9.9%,消费仅为35.7%;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2年达到峰值以来一路走低,由45.7%降到38.6%;工业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带来能源和资源的高消耗,产生严重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3)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请你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 (1)履行政治职能,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创新;履行经济职能,统筹规划,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运用财税政策,安排专项经费,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履行对外交往职能,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履行对外交往职能,为自主创机关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履行对外交往职能,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我国的自主创新。 (2)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要求,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中央财政预算大力支持解决基本民生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 (3)依靠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科技、效益、就业和环保的统一。(从其他角度作出合理分析的,可酌情给分)。 40(16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凝聚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宏大水利工程,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毁,根据国家文物局及有关部门的要求,都江堰尽可能地被保护、修复。 (1)请从文化传承和中华文化的角度阐述对都江堰保护、修复的理由。(7分) (2)文物的保护和开发是辩证的关系。请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文物的保护和开发的关系。(6分) (3)假如让你制定都江堰的修复方案,首先应抓什么环节?在这个环节你主要应做哪些工作?(3分) (1)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对都江堰进行保护、修复,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3分) ②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作为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 对都江堰进行保护、修复,可以推陈出新,使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2分) ③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凝聚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宏大水利工程,对都江堰进行保护、修复,可以展现、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分) (2)①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的对立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2分) ②文物的保护和开发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保护和开发存在一定的对立。另一方面,保护和开发具有统一性。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只有保护好文物,才能为以后的更好开发提供可能;适度开发,可为文物保护提供经济支持。应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将文物的保护和开发有机结合起来。(4分) (3)调查研究。(1分)对都江堰受损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统计、分析,查找和核实有关都江堰的原始资料,通过座谈会、互联网等渠道听取意见、征询建议,了解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走访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等。(2分)(要求至少写出两项。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412008年10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材料一:《决定》强调“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但目前的现实: 我国国情是人均耕地非常稀缺。我国的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的40%。而一些地方在巨大的利益及发展的冲动推动下,挖空心思,打政策的“擦边球”,以租代征,变相圈占土地。 材料二:《决定》中提出了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其中,政治目标: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材料三:30年前由小岗村18位农民搞起的“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一改革被认为是1952年全国完成土地改革之后农业生产力的第二次大解放,实现了中国农民梦寐以求的温饱甚至是小康。30年后,中国新一轮的农村改革,再次蓄势待发,中国农村即将翻开新的更加美好的一页。 (1)指出材料一中的现实问题,并从市场经济角度探寻其产生的原因。(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政府在保护耕地方面可采取的调控手段和措施。(8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农村改革政治目标提出的政治学依据。(12分) (4)就材料三中有关农民与改革的信息,分析其中蕴涵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10分) (1)材料一中的现实问题:我国人均耕地少,而一些地方存在乱占耕地现象,说明我国耕地有减少的趋势。(2分) 原因: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但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一些地方违规乱占耕地,导致我国耕地有减少的趋势。(4分) (2)经济手段: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有税;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防止出现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撂荒现象;提出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2分) 法律手段:制定和完善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严把土地闸门,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3分) 行政手段:严格对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审批;加强建设用地监管。(3分)(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基层民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民主管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2分)注:考生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给12分。 (4)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通过改革加以解决。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5分)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农民群众在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5分) 42(25分)材料一:这几年我国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长,但城乡收入还是差距不断扩大。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5%,为1985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但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l,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 材料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有哪些举措。(8分) (2)农村的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滨州某高三(8)班学生以“如何搞好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为题展开了讨论。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运用文化生活的道理谈谈你的看法。(8分) (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快速发展,各地农村基层组织以较高的政治热情、创造性的工作方法,积极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政治基础。有人认为“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就能确保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9分) (1)①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②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④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 ⑤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⑥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每个要点2分,答出其中四个要点得8分。) (2)①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新农村文化建设要以农业生产发展为基础,从根本上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②新农村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丰富农村文化内容与形式。 ④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新农村文化建设要继承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同时注人时代精神,不断推陈出新。 ⑤实现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加强与其它地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⑥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新农村文化建设要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主力军。 (每个要点2分,答出其中四个要点得8分。) (3)①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体现,有利于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3分) ②确保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还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其它社会主义民主制度。(3分) ③确保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还必须丰富民主形式,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的结合起来。(3分) 43(32分)材料一:2003-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率、最终消费率、投资率及对外贸易情况统计 经济增长率 最终消费率 投资率 外贸依存度  2003年 9.1% 55.5% 41.0% 60.2%  2004年 10.1% 53.0% 43.2% 80%  2005年 9.9% 52.1% 44.0% 63.86%  2006年 10.7% 49.9%, 42.5% 67%  2007年 10.6% 36% 42.1% 71%  注: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的数据,世界平均消费率是78%—79%(即消费占GDP的比率)。1998~2006年我国平均投资率为40.3%,而世界平均投资率仅为20%。1981至2001年,美国、日本、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即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体稳定在14%——20%的范围内。 材料二: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给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根据当前国内、国际的经济发展形势,对如何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了部署。全会强调,我们必须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 材料三: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中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是我国政府近10年来首次提出要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财政政策也由“稳健”转为“积极”。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问题,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我国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哲学知识分析我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措施的哲学依据。(12分) (1)(12分)答:第一、材料二说明,从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逐年增长,但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和对外贸易,我国投资率和外贸依存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费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逐年下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分) 第二、①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坚持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表现。(3分)②国家通过调节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有利于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的优化,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投资和拉动消费,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3分)③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新情况,国家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分)(其它观点,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2)(6分)①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积极部署,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说明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经济角度体现了党的先进性。(2分)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积极部署当前的经济社会工作,并要求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这说明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政治角度体现了党的先进性。(2分)③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更加自觉和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推动科学发展,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这说明党坚持科学执政,从执政方式角度体现了党的先进性。(2分;若从民主执政角度作答,分析得当,材料与观点统一,也可给分) (3)(12分)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重视内因的作用,我国实行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就是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2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不忽视外因的作用。我国政府清醒地看到近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并尽量抵制、削弱其不良影响(2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中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3分)③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和客观的,要用的观点看问题。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密切联系,我国要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3分)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问题。我国的政策也是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式的变化而不断调整。(2分)(其它观点,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44(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我国外贸依存度变化情况 年份 进出口贸易总额 外贸依存度(%)  1978年 206.4亿美元 9.7  1998年 3239.5亿美元  31.8  2008年 25616亿美元 69  注:外贸依存度=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图一:2008年我国月度进、出口值及增速走势图 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外部需求大幅放缓影响到中国的对外贸易。 材料:受国际金融危机加深影响,一些国家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从欧盟和阿根廷的反倾销调查,到奥巴马政府的“买美国货”条款,再到印度的绿色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的魅影又一次笼罩着衰退中的全球经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中国将成为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威胁最大的国家,为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将以实际行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1)表一与图一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6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简述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8分) (3)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对一些国家出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进行评析。(8分) (4)运用政治常识相关知识,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怎样维护我国经济安全?(10分) (1)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迅速上升,我国贸易开放程度明显提高,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2分) 图一表明:2008年我国月度进、出口值及增速走势逐月出现下滑趋势,特别是11-12月增速显著下滑。(2分) 二者之间的联系是: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加深,导致国际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更加明显,外贸进出口总额及增速随着外部需求的大幅放缓而显著下滑。(2分) (2)①贸易保护主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平等性和竞争性原则。(2分) ②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非歧视原则,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2分)③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阻碍世界经济发展。(2分)④贸易保护主义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出口企业造成压力,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2分) (其它言之有理的正确分析,可酌情给分) (3)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制定来源于本国的实际利益和国际贸易的实践。(3分)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将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威胁体现了这一点。(3分)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历史的经验证明,贸易保护主义从短期来看会有一些效果,但从长期来说会损害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2分) (4)①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提高综合国力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2分) ②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发展自己。(3分)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增强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3分) 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金融新秩序,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国际合作,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2分)(其它言之有理的正确分析,可酌情给分) 45(32分)材料一:“奥肯定律”(Okun’s Law)是由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的,它说明的是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关系。 图-17 “奥肯定律”是经济学最可靠的定律之一,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得到了普遍证明。但是,在中国却出现了“奥肯悖论”,我国本世纪以来保持10%左右的经济增长,而失业率一直在4%左右徘徊。究其原因主要有:个人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过小,消费难以启动,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技术升级和产业革新,单位资本相对应的劳动力数量降低,形成了资本挤出劳动力的现象,完成相同国民生产总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投入会更少;企业用工不规范,超时用工,促使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降低;大量新增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矛盾等。 (1)根据“奥肯定律”,说明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如何?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应如何破解“奥肯悖论”? (12分) 材料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群众最直接的感受是就业困难。其中,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压力最大。2009年2月10日国务院就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下发通知指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稳定就业局势,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知》要求,各地要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把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作为重要目标,把新增就业人数和控制失业率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落实目标责任制度。 (2)从政治学角度,说明国务院把“新增就业人数和控制失业率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这一做法的正确性。(10分) 材料三: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就业的重中之重。除客观原因外,某些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间房”,甚至认为,“下基层到农村,原来的理想破灭了,人生价值无法实现”。 农村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37名在校大学生受聘担任陕西杨凌区三乡一镇71个村和4个社区的村委会主任助理。受聘的大学生“村官”每周利用一天时间到所在村的村委会和社区协助村委会主任工作,参与工作决策,利用所学知识为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义务支教、扶贫帮困,深受村民的欢迎。 (3)结合材料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评价某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10分) (1)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经济增长可以降低失业率,有利于扩大就业;(2分)扩大就业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2分) 破解“奥肯悖论”必须:①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坚持把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增长;②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③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④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增加吸纳劳动力的能力;⑤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和健全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就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支持和服务,鼓励创业。(以上五点每点2分,答对四点即给满分8分。)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务院的做法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实现人民利益的需要;(2分)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国务院做法是履行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2分)国务院是我国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地方各级政府,国务院的做法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要求和体现;(2分)国务院的做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2分)有利于实现人民权利,促进国家与公民和谐统一关系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分) (3)价值观对人生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材料中某些大学生的就业观,影响了就业,增加了社会的就业压力,是不正确的。(3分)正确的价值观符合规律、符合人民利益,对社会发展和人生道路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分)人生价值重在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大学生只有积极就业、自主创业,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2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3分) 46从2008年春季新学期开始,江苏省部分国家课程教科书循环使用。开学初,学校将循环教科书发放给学生。学期结束时,学校须将循环教科书全部收回,集中保存。而学生不允许在书上乱涂乱画。该政策实施一年后,某校同学对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对于该政策,有的表示赞同,有的表示反对,整理如下: 赞同的声音: 在不少经济发达国家,由于课本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所以循环使用是种惯例。上一年级用完后留给下一级的师弟师妹用。拿美国来说,课本平均使用年限为5年,日本达到10年。在我国课本使用寿命不过一年,甚至半年,许多课本只用一学期,有些连角都没皱却被丢弃了,这增加了国家的负担,浪费了资源。有调查说,制造一吨纸,就要砍掉七棵10年生的大树,想想真令人痛心。 反对的声音: 家长:学校里的循环教材是“公用书”,没有按学生编号区分,每节课上完了就收上去,第二节课再发下来就混了,“这么多双手摸来摸去,要是有病菌,就会交叉感染。碰上流行性感冒怎么办?” 教师:有的教材印刷质量比较差,实际用起来可能不会很长。还有,“教材这些年变来变去,怎么循环使用?” 学生:“以往我们可以在书上写写画画,现在连名字都不让写了,真是不方便啊,还不如让爸爸妈妈出钱把书买下来算了,也只要100多元钱。” (1)从哲学角度看,人们对教材循环使用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认识?(6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循环使用教科书有何意义?(6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政府在推进教材循环使用中应发挥的作用。(6分) (1)①人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主观因素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立场、观点、角度、需要等条件的限制。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客观事物会产生不同认识;人们的需要的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3分)②从客观条件来看,受人们的社会地位、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于赞成者和反对者的社会地位、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对教材循环使用就会形成不同的认识。(3分) (2)①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②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绿色消费观念,增强公民的节约意识,开展节约资源的行动。③有利于减少对树木的砍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有利于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3)①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为人民服务宗旨,充分了解民意,及时解决人们在循环利用教科书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2分)②政府要正确行使职能,一是要加强宣传科学发展观,引导人们充分认识循环利用教科书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念;二是要协调处理好人民内部在使用教科书问题上出现的矛盾三是要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教科书循环使用。(4分,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47(24分)材料一 2008年以来,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中央果断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说明上述举措的必要性。(8分) (2)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10分) 材料二:面对全球性危机,国际社会加强了协调、,采取了一些共同应对措施。中国与国际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及时、全面、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并被赋予极高期待。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分析中国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原因。(6分) (1)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国经济受美国次贷危机加深、全球经济动荡影响,必须及时采取措施。(2分)②事物的联系有复杂性、多样性,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通过贸易传对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了明显的冲击。(2分)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赖出口转变为立足于扩大内需。(2分)④中国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经济政策说明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2分) (2)①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分)②要较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出。加快民生工程,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分)③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2分)④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人群体的收入水平。(2分)⑤实行结构性减税。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出口退税力度。(2分) (3)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赖不断 加深。妥善化解金融危机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3分)②与各方加强协调,共同努力维护国际金融稳定,承担国际责任,有利于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3分) 48(25分)今年是建国60周年。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各项建设。 注:①2006年城镇固定资本形成增长和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4.3%和21.6%。②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形势,2008年11月国务院会议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1)揭示图表(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3分)并简要说明扩大农村需求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义。(6分) (2)去年末我国1.3亿农民工中,约有2000万人提前返乡。一些专家认为,农民工返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减少,相关出口生产企业订单减少,企业遭遇困难,不得不裁减用工,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二是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的土地流转政策,对外出农民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你从专家的分析中能得出什么结论?(7分) (3)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外交如何为国内经济稳定发展保驾护航,成为某校高三(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研究课题,他们搜集到以下有关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外交主张资料: ——当前,对中国而言,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保持中国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这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各国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扩大经济金融信息交流,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 假如你是小组成员,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结合上述外交主张资料,就我国外交如何为国内经济稳定发展保驾护航这一课题提出自己的发言要点。(9分) (1)从2001年至2006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农村固定资本形成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1分)但与2006年城镇相比较低。(1分)实施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农村,重点在农村。(1分) 扩大农村需求,能够扩大农村的购买力,消化过剩生产能力,拉动国民经济发展。(2分)扩大农村投资、消费需求,不仅能够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还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2分)能够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 (2)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工作为生产要素劳动力的流动配置,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1分)②联系是具体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2分)农民工返乡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企业因金融危机遭遇困难这一外部不利条件,与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有利条件有关。(2分) 注:考生从外因与内因角度回答亦可参照得分。 (3)①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1分)②树立在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营造良好国际环境。(2分)③积极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各国之间的共同利益。(3分)④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时机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维护国家经济利益。(3分) 49(4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会议提出了包括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完善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利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等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总体思路,为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国家应如何推动我国农村经济义好又快发展?(12分) 材料二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农村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处理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上的表现,是统筹兼顾的表现。 (2)试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2分) 材料三 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在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瞄准市场,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发展蘑菇、花木、葡萄种植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效应,并涉足旅游、加工制造等新兴产业,掀起了二次创业热潮;聘请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推动了种植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成立行业合作社,统一购买原料、提供技术指导、签订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扩大了销售渠道;帮助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创建地理标志产品,使农产品顺利打入市场,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小岗村的发展变化对深化我国农村改革有何哲学启示。(16分) (1)(12分)①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3分)② 加强宏观调控,采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稳定农村物价,保障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3分)③ 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收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3分)④ 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3分) (2)(12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这一决定和党对农村改革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充分体现 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党的全体会议决定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4分)党对城乡发展的关注体现了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4分)(如果回答中国共产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可。) (3)(16分)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小岗村根据自身特 点,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分)② 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统一起来。小岗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同时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4分)③ 坚持联系的观点和系统优化的方法。小岗村把产业与市场,公司与农户等联系起来,并带动其它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4分)④ 坚持改革创新的观点。创新发展模式,使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4分)(注:如从其他角度回答,如发展观点、抓主要矛盾、坚持群众的观点等,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50(25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材料一 :近五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很快,五年人均累计增收2000多元,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恩格尔系数也逐步下降。但同时,农业部数字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2004年和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3.21:1和3.22:l,2008年扩大到3.36:1,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首破万元。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有什么意义?(7分) 材料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文化消费总量平稳增长,但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较低;适合农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得不到满足;文化设施和活动匮乏,某些农民农闲和不打工时都以麻将打发时间,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乘虚而入。 (2)针对材料二反映的问题,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谈谈你的看法。(9分) 材料三:1978年开始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我国农村生产力,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迫切要求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根据不同情况,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不同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3)简要说明中央出台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辩证法依据。(9) (1)①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扩大内需,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3分)②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的公平,促进社会稳定。(2分)③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2分) (2)① 文化以经济为基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农民文化消费。(3分)② 立足实践,不断创新。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3分)③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3分) (3) ①联系的多样性要求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党中央根据变化了的农村实际状况出台新的土地政策体现了这一点。(3分)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土地的不同利用情况,采取不同的土地政策体现了这一点。(3分)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分)(其他观点作答,言之有理,也应酌情给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