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五年高考 A组 2009年高考题组 一、选择题 1.(2009·安徽7)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答案 C 2.(2009·安徽8)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有 ( )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 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3.(2009·福建文综33)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能够( )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B 4.(2009·广东22)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这说明我国文化市场要 ( ) A.严格规范,整齐划一 B.言论自由,顺其自然 C.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全面开放,海纳百川 答案 C 5.(2009·广东3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神至今深人人心。可风雷锋精神 ( ) A.仍有现实意义 B.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C.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D.是爱国主义的主题 答案 AC 6.(2009·江苏21)2008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 )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7.(2009·江苏37)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某校高三(2)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学习等活动,进一步了解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回顾不平凡的2008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大家商定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参与讨论 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有同学把收集到的以下三幅图片挂到班级网页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大家纷纷把自己收集到的相关图片也挂到网上。这些图片大多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同学们被深深感染,并跟帖展开讨论。  (1)有同学跟帖认为,“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 (1)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它不仅集中体现在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并非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B组 2005~2008年高考题组 一、选择题 1.(2008·广东单科,32,多选)北京奥运会得到我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申奥宣传片中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诠释以及中国人民热情与真诚的笑脸征服了世界。这表明 ( ) A.奥运会既是体育盛会,同时也是文化盛会 B.奥运会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C.北京奥运会可以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D.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 答案 ABCD 解析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既可以借体育活动展现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又可以传播我们的中华文化,使得世界文化更加绚烂多彩。 2.(2008·广东单科,33,多选)在唐代,西域佛教燃灯礼佛习俗融入正月十五传统节庆活动中,从而形成我国元宵节观灯习俗。这表明 ( ) A.中华文化起源于西域佛教文化 B.西域佛教燃灯礼佛的习俗取代了中国原有的元宵节 C.元宵观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性 D.开放与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 答案 CD 解析 西域佛教燃灯礼佛习俗融入正月十五传统节庆活动中,体现了中华文化在交往中汲取借鉴了其他文化的积极成分,而不能说西域习俗文化取代了中华文化,故A、B两项错误。 3.(2008·广东文基,13)2008年两会期间,中央政府作出决定:具有公益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今明两年内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这项举措有利于 ( )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③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④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公益性博物馆等免费开放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①②,即A项。 4.(2008·江苏单科,23)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代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 )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说明南京中山陵是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外陵墓建筑风格基础上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传统建筑基础上的创新,故C项符合题意。A、B项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5.(2008·江苏单科,22)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平台,向世界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这表明 ( ) A.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B.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 C.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D.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答案 A 解析 准确理解题意,强调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情况。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D项讲的是儒家思想的产生,与题干不符。 6.(2008·宁夏文综,19)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题干涉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①④表述错误,②③符合题意,故B项应选。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回答7~9题。 7.(2008·海南单科,18)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 )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上述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凝聚着自信自尊,蕴涵了美好憧憬,①③当选,但非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也未体现浩然正气,②④排除,选B。 8.(2008·海南单科,19)“嫦娥奔月”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们千百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嫦娥一号”探月活动的成功正在成为现实。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 ) 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实践成功的首要因素 ③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 ④正确的实践目的是认识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②④均夸大了认识的作用,颠倒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材料强调“人们千百年的努力”的实践过程和“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于探月成功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因此选C。 9.(2008·海南单科,20)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 )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答案 D 解析 意识依赖于物质,A项错误;B项非哲理;对于唯物主义物质观要作具体分析,C项片面。上述科学实验的成果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非意识,D项当选。 10.(2008·北京文综,3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赢得了世界赞誉。海外媒体发表评论说,一个领导人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而排长队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表明 ( ) ①提高国际影响力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 ②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③动员和组织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④物质力和精神力都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综合国力的相关知识。①是错误的,②③④符合题意。 11.(2008·江苏单科,24)“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 )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答案 D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之一源远流长,故D项符合题意,而中华文化的另一特点“博大精深”未体现出来,A、B项不符合题意。 12.(2007·广东单科,20)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 A.包容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答案 A 解析 本题依基础知识可作答,“和而不同”强调了文化的“包容性”,应选A。 13.(2007·海南单科,15)“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 ) 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①正确;两岸人民的思念故乡情结表明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故②正确;同时对祖国统一的拥护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故④正确。所以选D。③说法错误。 14.(2007·海南单科,16)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由对联可知,应为国家兴亡尽到个人应尽的责任,即使面对种种艰难也在所不辞,对联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方面,重在强调国家的重要性,故②③不符合题意,①④正确,所以选C。 二、非选择题 15. (2008·广东单科,37)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方成的《洗澡》改编。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 (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 答案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偏差。(2)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解析 第(1)问从漫画中只注重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违背了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要考虑我们应克服的错误倾向来分析。第(2)问首先应该考虑什么是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然后考虑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最后具体到该怎么做。 三年模拟题 A组 2009年模拟题 题组一 一、选择题 1.(2009·安徽无为三中模拟)中秋是中国的传统佳节,2008年开始正式成为国家的法定假日。国家将中秋等民族节日增设为法定假日,其意义在于 ( ) ①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 ②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③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④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D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形式,它集中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据此回答2~3题。 2.(2009·福建永定一中模拟)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 ( ) ①是由古代先贤帝王创造出来的 ②受中国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 ③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 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3.(2009·福建永定一中模拟)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市场经济越不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 ②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 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可使中国人民保持高昂向上的精神状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C 4.(2009·福建永定一中模拟,不定项)2009年,很多国家都举行了庆祝中国农历春季的活动。一些华侨、华人,尽管到外国生活多年,仍保留着春节的传统。这说明 ( ) A.中国文化广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B.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沉淀 答案 AC 5.(2009·福建永定一中模拟)孔子、孟子的话对与当今人们的行为仍产生着重要作用。例如,一些商人因儒家观念的影响,坚守自己的操守。儒家观念得以流传至今的原因 ( ) A.传统文化既具有丰富的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 答案 A 6.(2009·广东潮州模拟)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在今天,我们仍然要大力提倡诚实守信的精神,因为这是 ( ) 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③形成和谐文明社会风气的必要条件 ④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7.( 2009·广东潮州模拟)国务院规定从2008年开始,新增清明、端午、中秋为公众节假日。把民族节日增设为公众节假日 ( ) A.有利于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 B.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C.是发展大众文化的基本要求 D.是对传统习的全面继承 答案 B 8.(2009·广东潮州模拟,不定项)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凸现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 ) A.文化的力量是一种物质力量 B.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D.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答案 BCD 9.(2009·佛山教学质量检测)支撑我国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等事件中的精神支柱,它又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它是指 ( ) A.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C.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答案 B 10.(2009·佛山教学质量检测,不定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趣味,一个政权的视野远见在于官员群体的阅读水平”。这说明 ( ) A.文化反作用于政治并与政治相互交融 B.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C.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D.阅读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答案 AC 11.(2009·广东综合测试)中国古典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论内容、风格、形式、技巧,均达到炉火 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 ( )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民族性 D.多样性 答案 A 12.(2009·天津和平二模)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的有关协议,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12月15日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两岸“三通”基本实现。两岸“三通”在两岸各界长达30年的努力下终于梦想成真,不仅在经济上实现双赢,而且在感情上血浓于水。从文化角度看 ( ) ①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台湾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④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风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回答13~14题。 13.(2009·威海模拟)我国民俗节日较多,除了春节、元宵节,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说明( ) A.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性 B.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C.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D.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答案 A 14.(2009·威海模拟)元宵节在西汉得到重视,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B 15.(2009·江苏盐城调研)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在战争期间被法、英、德联军劫掠并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政府和广大人民强烈要求圆明园流失文物回国,反对强行拍卖这些文物的行为。广大人民的行为 ( ) A.说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B.体现了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C.是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表现 D.自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 答案 A 16.(2009·江苏徐州调研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人们有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珍视这一传统节日 ( ) A.有利于抵制外来文化进入中国 B.表明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全盘继承 C.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增强民族凝聚力 D.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的文化影响力 答案 C 17.2009·江苏兴化冲刺)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原生态歌曲维吾尔族《第七木卡姆朱拉》、纳西族《嫁女调》、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等成为青歌赛上独特的歌声,观众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这表明 ( ) A.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B.各民族文化凸显民族的个性和特征,缺少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色 答案 C 18.(2009·江苏兴化冲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太古遗音”、四大发明、汉字、戏曲和太极拳表演让人耳目 一新,中国灿烂的文化神奇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 ) A.包容广纳 B.区域特征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答案 C 19.(2009·江苏兴化冲刺)抗四川汶川发生8.O级地震,全国手机报在第一时间向手机用户发布了这一重大灾难事件。在震区这种特定的环境下,手机媒体配合传统媒体担当了报道灾情的重任,表现出强大的优势。抗震救灾手机报道,力争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灾难中的人性美。在阅读手机报时,人们都被感动着。震救灾精神( ) ①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②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工作热情 ③对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主体,具有世界性和永恒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D 20.(2009·江苏泰兴模拟)下列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是 ( ) 时穷节乃见,一垂丹青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21.(2009·烟台模拟)2008年,在我们国家发展进程中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 人民成功夺取抗击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地震灾害斗争的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 功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的背后,无不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1)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试列举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8分) 答案 (1)井冈山精神、红岩精神(或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或两弹一星精神、抗 洪精神等)。 (2)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表现;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尤为重要;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2.(2009·江苏常州模拟)从1949年起,近60年过去了;从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以来,近30年过去了。然而浅浅的台湾海峡,却似难以跨越的鸿沟天堑,这一切终于在2008年12月15日成为历史。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在这一天由梦想变为现实。这对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逐步形成两岸共同市场有着重大而积极地影响。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必然性。 答案 ①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大陆和台湾同族同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两岸人民 对 中华文化都有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个中国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而对两岸人民产生的影响深远持久, 推动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②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 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核心,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③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海峡两岸人民了的普遍认同和升华, 两岸人民热切期盼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必然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题组二 一选择题 1、(2009.福建一模)“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 ) A 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 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 C 汉语在中外文化中的交流越来越重要 D 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 答案 C 2.(2009。济南外国语学校质量检测)2008年7月7日,福建土楼被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 ) A.精神的火炬 B.情感的集中表达 C.消除文化的差异重要载体 D.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答案 D 3. (2009。济南外国语学校质量检测) 2009 年 2 月 14 日,台北故宫院长率团来到北京,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商谈加强两岸文物合作交流事宜。这种文化交流( ) A.说明我国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民族特征 B .体现区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C .有利于推动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 D. 有利于加深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答案 D 4.(2009。济南外国语学校质量检测)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凸现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 ①文化的力量是一种物质力量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5 .(2009。济南外国语学校质量检测)下列名言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 D (2009.安徽省联考检测)从1983年举办第一台春节电视晚会至今,“春晚”已成为中华春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国内直播“春晚”的同时,中央电视台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向全世界传播,而世界有40多家电视台也直播或转播,中国的春节晚会已成为世界人民的一道视觉盛宴,传递着13亿中国人民跨越时间的新春问候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回答6-7题。 6上述现象说明 ①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②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正日益消除 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文化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B 7春节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一直延续至今且经久不衰。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下列特点 ①相对稳定性 ②鲜明民族性 ③特有包容性 ④全面开放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2009.安徽省联考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火树烟花不夜天,四宝之乡展魅力”。7月12日晚,“欢乐中国行?魅力宣城”大型晚会隆重上演,宣城人民敞开热情的臂膀,热忱欢迎海内外宾朋走进宣城、了解宣城、推介宣城。 作为“中国(宣城)文房四宝之乡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晚会以展示“徽文化”为主题,介绍了宣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山水风光:文房四宝中的宣纸、宣笔、徽墨产在宣城;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基地在宣城;“天下四绝”的太极洞、宁国恩龙世界木屋村等著名的旅游景区也在宣城;除此之外,还有绩溪的胡氏宗祠、旌德江村等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都在晚会中一一介绍给全国的观众。 (1)说明宣城举办“文房四宝之乡文化旅游节”和“欢乐中国行?魅力宣城”大型晚会的意义。(4分) (2)请你就如何将古龙而深厚的宣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挥光大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1⑴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举办文化旅游节和大型晚会可以让全国人民更加了解宣城的经济、物产、自然风光、历史名胜等,促进宣城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繁荣。②优秀文化具有塑造人的作用。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③文化是在传播和交流中发展的。通过大众传媒手段,将宣城浓郁的地方文化广为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欣赏优秀的地方文化,促进宣城文化的繁荣。 (注:考生答出其中两个要点即可给满分,其它角度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⑵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只要答出“保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即指导思想”、“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五个方面中的三个方面即可给满分。其它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B组 2007~2008年模拟题 一、选择题 1.(2008·广东六校联考)钱伟长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天下没有别国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说明 ( )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 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答案 D 2.(2008·广东六校联考)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真正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话 强调 ( )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B.国家要发展,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 C.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D.发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答案 C 3.(2008·山东实验中学模拟)“苛利国家生死以,岂困祸福避趋之”主要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 ) A.勤劳勇敢 B.自强不息 C.团结统一 D.爱国主义 答案 D 4.2008·潮州模拟,不定项)潮州茶文化是岭南茶文化的重要系列,而尤以“工夫茶”为著称。潮州“工夫荼”, 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州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喜欢喝茶, 但各地喝茶方式又有不同。例如潮州工夫茶。以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与以茶寄情为特点,而四川人则喝大 壶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这说明 (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辉煌灿烂 C.中华文化有共性 D.中华文化有多样性 答案 CD 5.(2008·广东佛山教学质量检测)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大陆人民与2300万台湾人民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这说明 ( ) ①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 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②④ 答案 D 6.(2008·惠州调研,不定项)台湾知名人士李敖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强调“日本殖民统治者曾经在台 湾实行了50年的日本化教育,结果台湾一光复,这种教育就摧枯拉朽都不见了,“文化台独”和“去中国化” 也是一样。这种塞进去的文化是不会生根的。” 这说明 ( ) A.日本的文化是腐朽、落后的 B.搞“文化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C.台湾人民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D.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 答案 BCD 7.(2008·广东揭阳模拟)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 ( )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答案 A 8.(2008·汕头模拟)山东济宁地区相继经历了东夷文化、儒学文化和多元文化三次辉煌发展期,产生了底蕴 深厚的始祖文化、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史传千古的梁祝文化、价值连城的汉碑汉画像石文化、忠义刚烈的水 浒文化、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华彩无边的才子文化、流韵无声的匠圣文化。这集中体现了 ( ) ①中华文化的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②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 ③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 长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B 2006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把长征故事讲给中小学生”成为今年活动的主题。回答9题。 9.(2008·汕头模拟)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的最高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 ( ) ①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 大的物质基础 ④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C 10.(2008·深圳调研)近现代,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过程,其重要转折点是 ( ) A.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B.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C.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答案 B 11.(2008·广东实验中学模拟)从2007年12月15日起,全国政协委员开始对安徽境内的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考察。通过考查发现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中国的“古代文化长廊”。?这主要说明 ( ) A.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答案 D 12.(2008·徐州检测)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 ( ) 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 B.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答案 D 13.(2008·江苏姜堰模拟)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大陆人民与2300万台湾人民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这说明 ( ) ①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 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②④ 答案 D 14.(2008·江苏姜堰模拟)在我国,尊儒的也信道和佛,如《红楼梦》中贾府为秦可卿发丧,和尚、尼姑、道 士、儒官,各色俱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 ( ) ①包容性 ②求同存异 ③兼收并蓄 ④差异性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答案 B 15.(2007·广东深圳调研)从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下列对传统 文化理解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 ) A.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成之一 C.传统思想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答案 C 16.(2007·广东调研)下列能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的是 ( ) ①文学艺术 ②文字 ③科学技术 ④史书典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17.(2007·广东调研)近代中国,无数志士仁人探求救亡、图强的道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7周年的当天, 香港、澳门多家报纸或发表社评,或以套红的国庆专版刊载庆祝文章;最近,我国许多学者专家积极编修台湾 文献史料,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台湾历史及两岸同源一体的文化历史渊源。上述事例表明 ( ) ①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 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 的,而是具体的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C 18.(2007·广东佛山调研)国家把每年9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这是因为弘扬民族精神( ) A.有助于青少年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B.可保证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方向 C.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 D.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答案 D 19.(2007·广东佛山调研,不定项)2006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国家公布了首批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了加大挖掘、抢救、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A.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裁体 B.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C.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D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答案 ABCD 20.(2007·广东佛山教学质量检测)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而形成了许多方言区,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关于汉字的看法正确地是 ( ) A.汉字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记载工具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唯一标志 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D.汉字是人类文明的首要记载文字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21.(2008·广东佛山教学质量检测)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极端天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抗灾救灾。全国各地发扬“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谱写出一曲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雪灾的凯歌。 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答案 (1)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 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英勇顽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2)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2.(2008·深圳调研)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问题。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我国不少地区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2007年12月16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公布,端午节被正式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1)人们为什么要庆祝民族节日? (2)谈谈当前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答案 (1)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她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当前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