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练习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总第3、4课时) 班级 姓名 1. 气候、时间、地域、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它们对商品价格的影 响,是因为改变了 A.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B.该商品的价值量 C.该商品的供求关系 D.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2. 在市场上,那些反季节农产品的价格是平时价格的好几倍甚至十几倍,其根本原因是 A. 人们收入提高 B. 生产者与商贩一起抬高价格 C. 物以稀为贵 D. 反季节农产品需要耗费更多的人类劳动 3. 2011年春节期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消费品市场上肉蛋价格开始普遍上涨。价格上涨给我们的信号是 A. 供不应求 B. 供大于求 C. 供求平衡 D. 不能确定 4. 如果我们把不同的商品放在一起,会发现这些商品的价格各不相同,有的高、有的低;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在同一商品上,会发现这种商品的价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高、有时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本质是一样的,两者都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造成的 B. 本质是一样的,两者都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 C. 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价值量不同造成的,后者是由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 D. 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后者是由价值量不同造成的 5. 某镇居民喜食鸡肉和羊肉,近几年镇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养鸡业,市场上鸡肉供给大幅增加。假定羊肉供给未变,这会使 ①鸡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②羊肉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 ③鸡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上升 ④羊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经济时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富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反,农民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及搞好贮藏,巧妙利用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打好时间差”是指 A. 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根据价值规律,利用供求的制约 C.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D. 节约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的效益 7. 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所说的“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 A.当时生产这种商品的生产部门里平均的生产条件 B.当时生产这种商品的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 C.当时生产这种商品的生产部门里中等水平的生产条件 D.当时生产这种商品的生产部门里先进的生产条件 8. 下列现象违背价值规律的是 A. 钻石的生产难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 B. 古代少数民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值的大米 C. 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 D. 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因而火箭比汽车贵 9. 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它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___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A. 2 B. 4 C. 8 D. 16 10. 2011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12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1. 现如今“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房价过高,是催生“房奴”的直接原因。针对“高房价”,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供不应求是房价过高的根本原因 ②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助长了房价的上扬 ③要抑制高房价就必须增加商品房的供应量 ④要抑制高房价就必须对炒房行为进行有效制约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 如图,当价格运行到a点时,对生产者产生的影响是 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④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价格是一种信号,消费者关注,生产者同样关注。生产者关注价格,因为 A. 商品价格越高,获利就越大 B. 价格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最佳手段 C. 从价格可以判断出市场的供求状况 D. 不断降低价格是商品生产者的唯一出路 15. 某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 A.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 B.商品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C.商品2的生产企业利润上升 D.商品2的市场供给量高于商品1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